歲末,豐收的稻谷已整整齊齊碼入倉內,養肥的魚兒已被做成珍饈端上餐桌,遠行的人們開始打包行囊陸續返鄉。我到村任職的兩年之期也如約而至,到了和長嶺村說再見的時候。
從2021年11月到貴州省甕安縣永和鎮長嶺村任黨總支書記助理,已過兩年。新農合催繳、農作物種植實際面積核實、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宣傳、撂荒地核實……逝去的時間里都是“小事”的痕跡,我實在未曾為這片美麗的土地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貢獻。我與長嶺村就如同飛鳥和天空,我在此舒展羽翼,在此學會飛翔,并不知匆匆掠過的身影可曾為她增添過幾分美麗。
裝路燈、硬化入戶路、修繕生產道,一件件和群眾共同奮斗的往事歷歷在目。“我們寨子要是能把路燈安裝上,把各家各戶的路給點亮,晚上活動就方便了。”“我們婦女晚上跳廣場舞,老人孩子聊天玩耍也要方便許多呢。”“我們半坡這6家的入戶路一到下雨天就又濕又滑,老人都不敢出門,應該先硬化入戶路。”……2022年10月,農忙已過,為了將選調生服務群眾經費落在實處,我組織了一場群眾會,大家暢所欲言,積極表達著自己的訴求。
“要我說路燈要裝,入戶路也要硬化,我們可以砍樹刷漆做燈架,省下來的錢就可以買水泥砂石修路了,再說活我們自己干,也不用人工費,實在不行我們還能自己湊點錢嘛。”特地從城里趕來參加群眾會的致富能手安大哥提出了兩全之策,村民也紛紛表示支持。于是,群眾們投工投勞、出錢出物,在汗水和笑聲中,29盞太陽能路燈如散落的星子點亮村莊,700米干凈整潔的入戶路洗掉泥濘徐徐展開。
“眼看著馬上秋收了,這路不通,銀上溝里幾十畝莊稼不知道要怎么才能搬運出來!”2023年8月的一天,村民組長胡叔找到我,臉上掛著憂愁。由于汛期雨水頻繁,緊挨著長嶺河邊挖鑿的銀上溝生產道垮塌下陷,農用車輛無法通行,11家農戶面臨著秋收運輸難題。了解情況后,我同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的同事對全村的生產道開展實地調查,發現全村共有5條生產道因汛期垮塌或年久失修等原因無法正常通行。
為了確保秋收順利,我們緊急召開群眾會議,征求群眾意見,決定將我的2023年8000元選調生服務群眾經費用在這個刀刃上。聯系挖掘機,組織在家村民扛上鋤頭、鐵鍬,清雜物,運砂石……終于,在秋收之前,垮塌堵塞的生產道變得平坦開闊,拖拉機、三輪車、收割機等農機在田間自由穿行,轟鳴作業,熱鬧的豐收畫面洋溢著村民安心的笑容,也飄散著時間和汗水澆灌的稻香。
飛鳥見證著天空的落日余暉和滿天星辰,我也見證著長嶺村在鄉村建設中煥新顏。
甘菊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