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時間,青海省治多縣立新鄉扎西村的第一書記老王和助理小王,他們的名字和所作的工作已經被草原上干部群眾熟知,成為人人夸贊的最美駐村第一書記和幫扶工作隊員。
老王叫王永成,生于1971年,小王叫王毓,是個00后,都來自青海省交通運輸廳。2023年6月19日,老王和小王從西寧市來到了扎西村。
初來乍到,老王和小王就聽說“扎西村是立新鄉最窮的一個村”。但老王和小王并未退縮。
“我們的具體工作就是持續鞏固‘三保障’及飲水安全成果的同時,通過防返貧檢測,重新統計了解村情、戶情、民情,通過對村民收入和支出的測算正確評估是否存在返貧致貧的風險,制定相應對策和解決辦法。”對于扎西村的工作,老王和小王思路清晰。
談起扎西村的基本村情,小王不用翻本子、看資料,隨口報出一堆數據:“扎西村總面積37.24萬畝草場(可利用的優質草場32.4萬畝)平均海拔4250米,下轄2個村,牧戶247、776人,2023年9月統計牲畜6611頭只(匹),人均收入10200元。”
回顧半年來的工作,王永成說:“2023年6月19日到扎西村擔任第一書記后,開展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入戶雙腳必至,問話盡量全部問到,這些情況一項一項記錄在我們各自的駐村日記里。”
老王和小王已經記下了4本厚厚的日記。大半年來,他們入戶247戶,做到了全覆蓋。脫貧戶124戶,監測戶26戶,一般戶97戶。他們通過實地調研,發現脫貧戶有1戶因疾病納入突發嚴重困難戶(患病者為主要勞動力,2位老人生活無保障)。新增低保8人(宗久·加然家2人、沖布昂才家4人、扎措家2人)。26戶監測戶,已消除23戶。
兩人表示,想通過調研了解扎西村的父老鄉親面臨的急難愁盼,蟲草和牛羊肉賣出去、賣出好價格是當務之急。同時,得到省交通運輸廳干部職工的支持,實實在在為扎西村的牧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老王和小王通過扎實有效的調查研究,很快擬定出扎西村網紅帶貨直播振興蟲草產業,聯系合作企業銷售畜產品,整合閑置車輛成立運輸公司等幫扶計劃。
現在,他們不僅讓扎西村的蟲草上了互聯網頭部帶貨的直播間,還與西寧市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及西北嬌集團聯系擬定畜產品銷售協議,力爭將扎西村的綠色有機產品賣出更好的價錢。在壯大村集體經濟實施鄉村振興項目到戶產業牛羊的分配上,他們以家庭牧場形式經營,將100頭牦牛、400只羊承包給14戶有能力、有意愿、有信用的牧戶,提升了傳統養殖業的效率。
路是扎西村這個偏遠牧業村最頭疼的問題。駐村以來,老王和小王已經將扎西村的交通狀況摸得清清楚楚,最近上報的建議和可行性報告,已經得到省交通運輸廳的支持。下一步,準備維修鄉村公路3.7公里,新建橋梁6座、涵洞6道。近期,廳屬機關事業單位還開展黨員一對一“結親幫扶”63戶,及時給予幫扶對象價值44100元資助,緩解了一些燃眉之急。
針對扎西村看病難的問題,老王一次次跑腿協調,在省交通醫院與立新鄉中心衛生院之間建立起遠程會診平臺,每月5日和30日定期開展遠程會診。這一舉措不僅為扎西村牧民,同時為附近的崗查村、葉青村牧民解決了看病難的問題。同時,對于前往西寧就診的患者,開通了大病送交通醫院治療的綠色通道。
“讓村民們真正過上更好的日子,并非一日之功,但能夠日拱一卒,看著扎西村一天天地變好,村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我感覺再辛苦也值得。”老王興奮地說。
通訊員 才仁當智 譚順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