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站:四川省樂山市高新區
了不起的家鄉年貨:耙耙柑
推薦人:高新區安谷鎮官帽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呂鳳麗
圖為呂鳳麗。 (官帽村村委會供圖)
新春將至,四川省樂山市高新區安谷鎮官帽村里果香四溢,柑橘園果樹枝頭上,掛滿了沉甸甸的耙耙柑。
“你要問我‘了不起的家鄉年貨’是什么?我當然推薦咱們官帽的耙耙柑。”1月19日,在鄉村干部報社發起的“了不起的家鄉年貨·溫暖鄉村公益行”活動中,官帽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呂鳳麗手持一顆鮮甜甘潤的耙耙柑,回答樸素而真摯。
幫著村民們采摘耙耙柑的呂鳳麗忙到一刻不停,確定鮮果的品質和等級后,再用手機記錄下大伙在田間地頭的點點滴滴,剪輯成一個個“土味”視頻。靠著片中那些樸實溫暖的小細節,“官帽呂支書”的社交平臺賬號“暖意十足”,收獲了50.9萬粉絲。大流量讓村里的耙耙柑、愛媛橙、蜂蜜等“土特產”走紅網絡。官帽村借此打造“官優優”品牌,實現官帽農產品與市場的“雙向奔赴”。
談及化身全村帶貨人的初衷,呂鳳麗憶起初到村里的那一幕。兩位婆婆步履蹣跚地走向她,眼中滿是焦急與無奈:“書記啊,能不能幫我們想想辦法,柑兒賣不出去喲……”那顫抖的鄉音,如同重錘般敲擊在她的心上。面對這份沉甸甸的信任,呂鳳麗一時語塞,官帽村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而自己既無人脈也無資源,要想幫村民們把果子賣出去,何其艱難。
呂鳳麗調研后得知,官帽村的土質和氣候適合柑橘生長,結出的果實果香濃醇,品質一流,這也更加堅定了她的決心:把沾著露水的新鮮柑橘,變成帶領村民們致富的“金果果”。
恰逢短視頻經濟火起來。何不把村里的故事拍成短視頻呢?說做就做,呂鳳麗手機里視頻素材也越來越多。“一開始村民們也不理解,覺得村書記整天拿手機東拍西照,多少有些不務正業。”呂鳳麗笑著說。可當村民們親眼見證一次直播就把柑兒賣空,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收益時,他們紛紛向呂鳳麗表示感謝,也積極加入了拍攝。
2024年上半年,官帽村通過電商平臺助農銷售出約100萬斤柑橘和其他農產品,銷售金額350萬元左右。不止于此,還帶動線下果商進村收購柑橘800萬斤,2024年上半年產值達到2800萬元。
從視頻帶貨到修建產業道路,小小的官帽村在奮斗中閃閃發光。呂鳳麗看著眼前的柑橘園,篤定官帽的產業之路會越走越遠。
本報記者 周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