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之舞之辭舊歲 鄉間風采看村晚
編者按:春節臨近,鄉村的年味愈發濃郁,全國各地很多村莊正舉辦村晚聯歡活動。村晚不僅是鄉親們載歌載舞、展現自我風采的舞臺,更是鄉村文化傳承的展臺,也是凝聚鄉情的紐帶。我們選取了全國各地5個村莊,聚焦各具特色的村晚故事,展現“咱老百姓”的文化自信,帶您感受鄉村年味的魅力。
浙江山下村:古風村晚別樣潮
手持魚燈的女子在鑒湖邊游玩。(仙居縣委組織部供圖)
“來,嘗嘗剛出鍋的泡鲞,又脆又香!”村民王美云熟練地調漿、埋鲞、下鍋,熱氣騰騰的攤位前人頭攢動。另一邊,跳跳馬熱鬧開演,戲班子咿呀彈唱……年味“噌”地一下滿溢了整個市集。
1月19日,年貨非遺市集暨村晚活動在浙江省仙居縣皤灘鄉山下村開啟。這場別樣的村晚,從白天“鬧”到黑夜,以村道、古戲臺、鑒湖為舞臺,黨員干部、鄉村運營合伙人齊上陣,為村民和游客們帶來了一場文化盛宴。
“這場市集辦得真不錯!”趙江波,皤灘鄉湯坎頭村的“共富生活委員”,聽聞活動后也來現場賣本村特產。在仙居,有一支327人的“共富生活委員”隊伍,他們是熟悉村情、熱心村務的黨員干部,積極走村串戶、對接平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助推土特產走出大山,帶領村民增收致富。趙江波告訴記者:“這次市集這么熱鬧,我們幾個‘共富生活委員’也一起過來擺攤,借此機會讓村里的土特產‘破圈’!”
美食愉悅味蕾,文化滋潤心靈。仙居花燈、纏花飾品、鉤針文創是游客們的心頭好。在皤灘鄉黨委的組織下,本次年貨非遺市集邀請了多位省市級工匠人才和非遺傳承人前來展示技藝,讓大家學得盡興、買得高興。“鄉村振興,人才為要。為非遺傳承人提供展示平臺和陣地,不斷加強技能型人才隊伍培養,能有力助推文化傳承和業態創新。”皤灘鄉黨委書記朱斌說,“老手藝不能束之高閣,要在傳承中煥新,這次市集就是一次生動的展示。”
“哇!快看!”身著馬面裙的姑娘們乘舟而行,引得岸上人一陣驚嘆。她們巧笑倩兮,熱情招手,邀請大家共赴這場古風之約。還有挑擔貨郎、店小二、唐宋文人,與村民朋友們積極互動合影,讓人沉浸式體驗古風集市的繁華。
“看到更多人能因為我的創意和點子走進山下村,我心里就暖洋洋的。”林燕是皤灘鄉“人才入鄉”激勵機制吸引來的青年創客,在山下村成立了攝影和策劃工作室,也是這場國風市集的策劃人之一。為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鄉黨委、政府通過政策支持、資金扶持等措施引導青年人才返鄉創業,為鄉村帶來新思路、新視野、新活力。林燕說:“不是我們賦予山下村魅力,而是山下村成就我們的夢想。”
夜幕降臨,魚游燈會的燈光照亮整個村莊,身著漢服、手拿魚燈的小姐姐魚貫而出,燈光倒映在水面上,星星點點。游客與村民們攜手漫步,欣賞著這如夢如幻的美景,共同分享著村晚的歡樂時光。
“這場獨具特色的村晚,會成為大家新春記憶中一抹絢麗的色彩。”皤灘鄉組織委員王希表示,這次非遺年貨大集,熱在鄉村、樂在群眾,展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鄉村風土人情,將人才、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是黨建引領人才入鄉促鄉村振興的一次生動實踐。
本報記者 周妍 通訊員 吳宇翔 鄭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