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產節日燈飾為主的“石榴紅”共富工坊近日在浙江省仙居縣安嶺鄉揭牌。該共富工坊建成以來,吸納了100多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在這里干活不耽誤照顧小孩,很受大家歡迎。”安嶺鄉上呂村村民鐘芬芬說。
這是仙居共富工坊助農共富的一個縮影。
共富工坊,就是把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鏈、生產加工環節布局到農村,利用農村閑置房屋創辦的居家式工坊,以促進農民就近靈活就業。近年來,仙居縣堅持黨建引領,全域推進共富工坊建設,目前,全縣已建成共富工坊138家,20個鄉鎮街道、76個縣級職能部門、118家金融企業單位及社會組織聯村到坊,實現送項目到村、送就業到戶。針對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鎮村兩級黨組織組建黨員志愿者隊伍,將原料送貨上門,成品完工后再上門收回,打通了共富工坊的“最后一百米”。
仙居縣還聯合政法、市監等17家部門以及20個鄉鎮(街道)成立“吹哨”服務工作小組,梳理工坊服務清單,實現金融惠坊、法律援坊、科創助坊、審批進坊功能全覆蓋,已開展上門幫扶、業務對接、政策宣講等吹哨服務110余次,化解問題150余個。“‘云上吹哨’后,消防部門隔天就來指導如何整改安全隱患。”埠頭鎮十都英村黨支部書記張金弟說,有了部門的指導,整改起來有方向,工人們的安全感大大增強。鄭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