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紅楓湖鎮民樂村黨總支書記王達志和“治村顧問”方永康一起到財政局,拿到了140多萬的村路面改造提升及村文化廣場項目建設批復。
“批復文件下來了,中午趁大家都在,我們分頭進組召開壩壩會,對土地占用多的群眾,要想辦法補償到位。”一到村,方永康又對后續工作做了提醒。方永康是貴州省清鎮市紅楓湖鎮原林業站站長,曾多次獲評市級優秀共產黨員。村“兩委”集中換屆后,紅楓湖鎮黨委考慮到民樂村村情復雜、新上任“兩委”工作經驗不足等現狀,在全鎮選派“治村顧問”,50歲的他第一時間主動報名。
像這樣的“村級顧問”,在清鎮市共有109個。去年11月村“兩委”換屆后,清鎮市新一屆225個村(社區),有109名黨組織書記換了新面孔,隊伍結構得到優化的同時,新任黨支部書記農村工作經驗不足等問題也凸顯出來。清鎮市積極整合退休老干部、離任老支書、鄉鎮聯系村領導等力量,選派109名“治村顧問”手把手幫帶,提升新任村書記業務能力。
治村顧問干什么?“我們結合實際,提出‘政策宣傳員、黨建指導員、產業領航員、鄉風監督員、黨委聯絡員’等五大員職責,不僅把村級黨組織書記的職能職責貫穿到其中,還進一步引導其如何嚴以用權、慎重用權。”清鎮市委組織部部長趙明鏡介紹。
顧問顧問,既顧也問?!按寮夘檰枴辈粌H在新任村黨支部書記履職上做“老師”,作為村里一員,他們還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話農事、問貧苦,對接職能部門要項目。截至目前,全市109名“治村顧問”共深入群眾召開壩壩會320余次,幫助群眾辦理實事好事1156件,協調各級招引落地項目208個。金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