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蕊(右二)入戶調研。
轉眼間,我在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坪城鄉任職一年有余,從滿塘村到小砂溝村,在工作的同時,更從與老百姓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收獲。
感受鄉村生活的溫度。我從小生活在城市,是農村生活經驗十分匱乏的“溫室花朵”,剛開始來到這個高原苦寒地區農村,工作生活都充滿考驗,比如生爐子、冬天用水防凍等等。剛下村時聽不懂方言,和老鄉對話往往是一臉迷茫。慢慢地,大家意識到了,放慢語速,一遍遍給我重復。春節前入戶慰問,給老鄉們送去米面油,老鄉遞給我用爐火小抽屜里烤出來的小土豆和沙糖橘,味道實在很驚艷。放假回城后,我嘗試用電烤箱復制,但卻味道平平,我想大概因為老鄉家的土豆和沙糖橘,里面多了一點憨厚、一份溫暖。與老鄉打交道,嘗盡風吹日曬不算啥,重要的是體會春耕秋收的喜悅。與老鄉接觸,受到誤會曲解能承受,重要的是感受“一家人”的溫暖。這一年里,我徹徹底底地呼吸農田氣息,放放松松地適應農村生活,可以自然地和村里的百姓聊家常、干農活,我發現自己變了,從村民口中“新來的干部”到“村里的小哈”,變成會說農家話、會干農家事的年輕人了,成長的同時,也扎扎實實被溫暖。
拓寬人生認知的寬度。入戶走訪是我的重要工作。一次次走訪,不斷拉寬了我對人生的認知,使我感悟到了百味人生。村里有一戶人家,三世同堂,老奶奶和老爺爺都很健談,很熱情。但細問才知道,他們的兒子是家里唯一靠得上的勞動力,卻遺傳了老母親的癲癇,近期務工腳踝又受了傷,兒媳婦也是二級殘疾。盡管如此,老奶奶樂觀地對我說,該報銷的都走了醫保,他們的日子過得不錯呢!還有聽力受損卻仍吃苦肯干讓家里肉牛養殖數量翻倍增長的阿銀嫂,務農還心懷夢想堅持寫作的草根詩人石伯伯……聽他們的故事觸及內心,被感動的同時只能讓自己腳步忙起來,更多了解村民的實際情況,加強返貧動態監測,認真細致為他們講解政策,幫他們爭取更多符合政策的福利。在一次又一次走訪中,我明顯感受到了他們把我看成“自家人”的親切??吹剿麄冊谟邢薜臈l件下努力生活,努力工作,我也由此對自己生命厚度進行了丈量。
拉高干事擔當的維度。在機關工作,工作規程明晰,分工明確,文字工作較多。但在基層,實踐是重頭,更要求具有多面手的能力。在村工作以來,房屋登記排查時,我拿著手機滿村跑,邊測量邊找信號;為提升治理效能,我和村干部交流研究,根據村子實際,創建了本村特色黨建品牌;舉辦知識競賽時,我充當主辦人兼主持人;羊價跌時,我跟著農戶們一起憂心難過,想辦法找出路;衛生大排查時,我帶著阿嫂們全村清理垃圾……
基層的事多而雜,但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一件件小事拉近了我和老鄉的距離,也磨練了我干事擔當的勇氣。在村歲月的“三度”收獲必將是我之后工作的寶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