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隨筆】
??前不久,全國各地的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通過觀看直播視頻上了一堂“大慕課”。這場由中央組織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聯合舉辦的視頻培訓班,是第一次直接對全國所有村主職干部開展的培訓,也是這些年來面向農村基層干部開展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培訓。
??在基層開展工作,怕就怕在方向搞偏、路子走錯。我國幅員遼闊,廣大農村地區在空間上大多處于非中心地帶,加上其他各方面原因,許多面向“三農”的政策在傳達貫徹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效度遞減的情況,落實的力度也可能越到基層越走下坡路。這對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何有效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政策措施傳達貫徹的精準度,是做好鄉村振興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通過舉辦這種“一竿子插到底”“全國一盤棋”的在線培訓,能夠真正建立起“三農”工作的信息直通車,讓基層工作者也能直接接觸到原原本本的“一手材料”,更加全面準確地理解掌握政策,更大程度地實現學習貫徹上的“同頻共振”,從而有效防止在政策貫徹落實過程中出現變味、跑偏、打折扣等現象。
??在基層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怕就怕在底數不清、政策不明。對于廣大農村基層干部而言,摸清楚自己當地的家底一般沒有大問題,但搞明白方方面面的政策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是因為日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本來就不少,需要學習的新鮮知識又不斷涌現。“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沒有貨。”自身“政策百寶箱”儲備不足是農村基層干部本領恐慌的一個重要表現。就像有經驗的老農下地前一定會帶夠干糧,合格的農村基層干部必須讓自己的政策“干糧袋”滿滿當當、實實在在。大抓農村基層干部教育培訓,應當緊扣“三農”工作實際,特別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踐,從供給側為農村基層干部提供更多務實管用的“干貨”,滿足大家提高政策掌握能力和執行水平的現實需求,真正實現“干糧”備足、心安勁足。
??農村基層干部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性力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任重道遠,這決定了提高村班子領導鄉村振興的能力不是一時的,而是長期的;不可能一次過關,而是要持續發力。大抓農村基層干部教育培訓應當立足長遠、久久為功。同時,應當積極借助各類新技術新手段,圍繞如何讓農村基層干部真學能用的目標,探索創新教育培訓形式,不斷適應新時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新任務新要求。只有把一茬又一茬的農村基層干部不斷“武裝”起來,鄉村振興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闊。??(作者:王小龍,系廣西南寧市隆安縣城廂鎮東安村駐村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