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到山西省運城市絳縣南樊鎮桃園新村工作已經兩年。兩年來,我走過溝壑阡陌,進過百家農戶,下過果園藥田,有感悟、有收獲,有感恩、有成長。
去年6月,下組路上,我看到一些村民在路邊山楂地里忙活。我放下摩托車,走進地里,一個個長滿“白毛毛”的山楂幼果映入眼簾。趙大姨正在摘除這些染白粉病的幼果,她說,用了幾次藥都不見好,恐怕今年要減產。回到鎮上,我馬上聯系農科站同志,咨詢相關政策措施,又跑到其他山楂種植示范基地,討教白粉病防治經驗。學到了招數,我心里有了底,第二天我再去找趙大姨,現學現用,和她一起用新方法治山楂白粉病。從她家山楂地出來,又被好幾個果農拉去他們的地頭幫助“治病”,有一種“學有所用”的成就感。
去年7月,村里打算利用“一事一議”項目經費在全村5個居民點安裝太陽能路燈,為了讓有限的資金多裝幾盞燈,我和村“兩委”商討,最終確定采用“有樁上樁,有墻上墻,啥都沒有的再栽樁”的安裝方案。這樣,就省了不少買樁栽樁的錢,可以多買幾盞路燈。在踩點安裝位置時,我協調施工人員,盡可能向丁字口的巷道胡同安裝。路燈裝完后,我連續幾個晚上騎著摩托車前來探路,觀察亮度,照明不好的讓施工人員及時更換。現在,當我加班回住地經過這些路燈,路邊這一片片橘色光芒也讓自己的內心更加明亮。
身在基層,更要干在基層。村民普遍反映,村內晾曬場少,不方便糧食、藥材晾曬;村內道路破破爛爛,出行不便。我和村“兩委”商討后,多次向鄉鎮及縣人大、交通局等部門申請協調,通過報規劃、爭項目等方式,努力推動解決問題。2023年以來,在上級關心和村干部努力下,村里新建晾曬場3處、3000平方米,改修建生活道路3萬多平方米,鋪設灌溉管道600多米。
還有村黨群服務中心改造提升工程。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項目,去年11月動工以來,我經常在工地上跑,從村委場院設計、用房規劃,到室內桌椅設施、文化墻內容、室外綠植花壇擺布、國旗臺位置等,我都在努力協調施工。今年“七一”,改造后的村黨群服務中心辦公用房全部投用,大伙兒都樂呵呵的。
兩年來,通過自己努力做成了一些事情,有的事情還沒有做完做好,還有一些事情沒有來得及去做。我將珍惜好基層鍛煉的最后時光,再接再厲,善做善成。到村任職結束前,我還想在中藥材及糧食加工廠、機耕路硬化等項目上加把勁,為村莊拼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胡軒豪(右)走訪山楂藥材套種地。 (桃園新村村委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