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婷(左一)到學生家中走訪。林方俊 攝
2023年12月,我來到海南省三亞市海棠區江林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在平時與村民、村干部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暑期村里青少年大多面臨家人陪伴少、作業輔導難等問題。
在與家長和孩子們溝通后,我萌生了免費開辦暑期班的念頭。這一想法得到了村“兩委”的大力支持,我便著手籌劃暑期特色系列講堂。
說干就干,首先“壯師資”。我先是聯合返鄉大學生,在村委會提供“家門口”課業輔導,擴大教師隊伍。其次“擴生源”。通過村委會、村小組、安置區物業群等渠道廣泛宣傳,吸引了不少學生。在家長們口口相傳下,前來報名的孩子也越來越多。最后“優服務”。生源難題得到解決,我便開始與返鄉支教的大學生們一起研討授課內容,針對前期課業輔導中發現孩子們普遍存在的英語基礎薄弱、數學圖形難理解等問題,決定先集中開講“英語音標”“幾何數學”小課堂,為孩子們的學習之路夯實基礎。
今年7月15日,江林村暑期特色系列講堂開班了。開班一周后,我觀察到許多家長在送孩子來上課時也會旁聽,那一雙雙關注的眼睛,讓我深感責任之重。于是,我更加精心制作每節課的宣傳海報和教學課件,不斷打磨授課內容、精進溝通能力、優化互動方式,努力吸引和留住更多學生,打消家長的疑慮。
班上有一名叫阿輝的孩子,他的父親在旁聽我們上課后,特意找到我,反映阿輝成績不好基礎差,課堂上聽不懂也不好意思說,希望給予孩子更多的關照。家長的殷切囑托讓我很是感動,便一直記在心里。起初,阿輝在班里很調皮,在后來的相處過程中,我發現他其實開朗又有責任心。于是,我開始經常性地給予他正面的肯定與表揚,這份榮譽感激發了他自我約束的動力,鼓勵他表現得更加出色。從那以后,他總是早早地來到教室,認真聽課的過程中也開始主動思考提問,此外,他還主動承擔起開關教室空調、分發學習資料以及為同學們搬運飲用水的任務。
看到越來越多的家長放心把孩子交給我,村民黎大哥說:“能在村里搞起這個班,你這阿妹真的可以哦!”此刻,我明白了,要取得村民們的認可與肯定,要從每一件實事做起,以真心換真心,做事便能成事。
暑期結束后,在村里與村民打招呼時,我感覺彼此更加親切和熟絡了。“‘小韓老師’,我家孩子最近遇到的難題,找時間你再跟他溝通溝通唄。”我笑道:“沒問題,隨時來村委會找我!”
這個暑假期間,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收獲了“小韓老師”這一親切的稱呼,這讓我深感責任重大。作為一名選調生,我深知自己的責任不僅僅是引導青少年,更要為村莊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用實際行動回報村民的信任與期待。 韓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