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在江蘇舉行的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論壇上,老河口市漁家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選送的“漁家傲”漁米獲得“秈米銀獎”,這是該公司繼“漁家傲”河蟹獲評全國河蟹大賽“優質蟹獎”后,再獲全國大獎。
“黨組織引領,產業帶動,‘漁家傲’成為我們村的驕傲!”公司所在的竹林橋鎮陳家營村黨支部書記張東升說,過去,村集體年收入不足2萬元,如今增至20多萬元。
這源自該村黨組織的“五強創示范”(強責任、強班子、強功能、強實力、強規范)。由于黨組織得力,村民支持,流轉土地2000畝,最終贏得“漁家傲”這個金鳳凰落戶。
老河口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閆小平介紹,老河口市以基層黨建“五強創示范”全覆蓋為抓手,把管黨治黨主體責任落實到基層每個黨支部,帶動鄉村振興。2018年,老河口市被中組部認定為全國33個以基層黨建促進集體經濟發展的典型之一,是我省唯一入選的縣市典型。
強基礎 筑牢基層黨建基石
薛集鎮馬崗村是重點貧困村。4年前,村集體經濟收入不足5萬元。2014年10月,張新號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引進的第一個扶貧項目是袋料香菇。可項目引進后,村里卻沒人愿干。原來,過去引進的項目都不成功,群眾失去了信心。
怎么辦?張新號帶領村黨支部發力,黨員帶頭流轉土地,種植香菇。看到香菇獲益頗豐,村民參與土地流轉積極性大增。“2018年,村民香菇收入可突破20萬元,村集體可增收2萬多元。”張新號說。
現在,村里開始實施考評和問責,動員黨員帶動村里第二輪發展。村里又引進光伏發電、有機水產養殖、花卉苗木等項目,集體收入接近50萬元。
老河口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楊文明說,要筑牢基層黨建基石,關鍵在于激勵黨員干部發揮先鋒帶頭作用。借鑒馬崗村等村的經驗,老河口出臺考評和問責辦法,提升基層組織力、戰斗力,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
敢擔當 合力奏響奮進曲
說起仙風小鎮建設,仙人渡鎮白鶴崗村黨支部書記闕龍兵感慨頗多。近些年,這個村集體經濟發展一度陷入停滯狀態。村黨支部決定從清理“三資”入手,鍥而不舍補短板,合力奏響“奮進曲”。
村里決定在鄰村馬崗村租地,組建仙鶴綠色蔬菜生產合作社,創辦仙風小鎮生態農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仙風小鎮以打造田園綜合體為目標,建設現代農業觀光旅游綜合示范區,吸納農民和社會資本入股村級集體經濟股份公司,形成聯結千家萬戶的利益共同體。“我們爭取了一批果蔬種植、餐飲服務、旅游營銷的能人回鄉創業,還為創業項目爭取到70萬元貼息貸款。”闕龍兵說,已有多家省外旅游觀光公司前來洽談合作。“集體經濟要發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必須敢擔當。”太山廟村湖北香源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安居仁說,為增強大家的擔當意識,公司設置黨員示范崗。水果車間的黨員姚正華帶領其團隊克難攻堅,銷售額占公司總量的60%。通過黨員示范,公司入黨積極分子越來越多。
善服務 增強黨組織凝聚力
要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就必須發展好集體經濟,為群眾服好務。2018年11月26日上午9點,61歲的劉太婆和往常一樣,來到酂陽辦事處友誼路社區京劇社,與幾個“票友”過戲癮。
近年來,友誼路社區探索服務群眾的新途徑,投入70萬元,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設置服務社、社情站、大講堂;用好20萬元服務群眾專項經費,讓轄區老少婦幼都有合適的活動項目、場地和設備,實現活動天天有、居民天天樂。
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引導黨員居民領辦、創辦社區服務類、公益類、互助類社會組織,為空巢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老黨員等群體提供全方位、全天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