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就想找個地縫鉆了,害臊哩!”去年9月的一次特殊培訓,讓趙泰刻骨銘心。
那天,寧夏回族自治區集中整頓農村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在吳忠市金積鎮開班,100名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書記被召集培訓,65歲的吳忠市利通區楊渠村黨支部書記趙泰,是其中最年長的。
2018年7月起,寧夏針對農村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開展“三大三強”行動: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基本保障;加大培訓力度,增強能力素質;加大選拔力度,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截至12月17日,全區155名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書記全部培訓完畢。
指標考核,評星定級。2015年以來,寧夏按照黨組織建設、服務群眾、產業發展、黨員培養等多個方面,給每個村黨組織打分評星,從零星到五星定級,村干部績效工資與星級掛鉤。對照各項標準,趙泰心里明白:“軟弱渙散,楊渠村一點都不冤。”
幾年前,傳言村子要拆遷,楊渠村干部和村民的心思飛了。這些年拆遷沒影,可村里的路爛成泥,水渠不通,路燈沒有,村集體資產為零,6間土平房就是村辦公室……當了40多年村干部,老趙感慨“從沒這么丟人過!”
從2017年被評為零星級村后,楊渠村開始悄然改變。改變的第一步,是陣地建設。楊渠村申請到改擴建村委會項目,600多平方米的“新家”去年落成,老年飯桌、兒童之家、村史館一應俱全。接著是完善村基礎設施。改廁入戶、整修公路、疏通水渠、定制路燈……如今走在楊渠村,干凈整潔的水泥路兩旁,農家青瓦白墻,寬敞的村級文化廣場上,老人們愜意地曬著太陽。
既下猛藥去沉疴,也養元氣固根本。“三大三強”行動開展以來,寧夏通過專項支持、項目整合,新建和改擴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683個;根據人口,每個村按5萬至10萬元標準設立為民服務資金;市、縣兩級共培訓村黨組織書記2385名;調整撤換不勝任、不合格、不盡職的村黨組織書記24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