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突出政治引領、組織引領、服務引領、產業引領、機制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促進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同頻共振、互動雙贏。
突出政治引領,讓資源力量“聚”起來。一是堅持“三級書記抓鞏固脫貧成果”。調整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街接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設立“五大振興”專項專班,定期研究謀劃鄉村振興工作,形成區鄉村三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責任體系。二是堅持區、鄉、村、隊、戶“五位一體”精準幫扶。堅持以上率下,深入開展“感黨恩、話振興、樹新風”主題活動、“萬企興萬村”社會幫扶,營造全社會廣泛參與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三是堅持“講學比練”強本領。圍繞防返貧監測政策、產業項目等方面,通過領導帶頭學、講堂引領學、青年創新學和實戰演練,全面提升鄉村黨員干部業務能力。
突出組織引領,讓戰斗堡壘“強”起來。一是注重“五星”支部創建。建立領導干部聯系指導機制,印發《“五星”支部創建流程圖》,篩選創建示范點19個,嚴格獎懲機制。二是注重駐村工作管理。出臺《關懷激勵鄉村振興一線干部的若干意見》,建立駐村辦統籌管理、鄉鎮日常管理、單位跟蹤管理、駐村工作隊自我管理的“四位一體”管理體系。三是注重基層組織建設。選拔優秀年輕黨員干部到鄉鎮任職,順利完成村(社區)黨組織和村(居)委會換屆工作,對基層黨支部書記、村“兩委”干部進行輪訓,高標準建成15個村級黨群服務中心。
突出服務引領,讓黨員干部“動”起來。一是開展“愛家鄉、護親人、保安全、作貢獻”活動。組織村“兩委”干部、駐村干部及廣大黨員志愿者對群眾進行精準化、精細化服務。二是開展“一次都不跑+全程幫代辦”服務。在區市民中心設立幫辦代辦服務臺,在農村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做民意代言、幫反映訴求,做事務代辦、幫解決需求,做便民代理、助辦實事。三是開展在職黨員“雙報到”志愿服務活動。組建居民小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設立黨員“先鋒崗”“示范崗”,下發《致全區廣大共產黨員的倡議書》,發動365個基層黨組織、4091名在職黨員下沉到網格,全面參與村組、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突出產業引領,讓鄉村經濟“富”起來。一是抓好項目建設。編制《關于加快推進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大力支持特色農業種植,推進黃花菜、優質大蒜、綠色食品小麥3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二是抓好扶貧資產管理。對現有扶貧資產進行全面梳理,幫助經營主體管理好、維護好產業項目,確保扶貧資產穩定運行、發揮長期效益。三是抓好就業幫扶。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積極為有務工需求的困難群眾提供就業信息,暢通就業渠道,助力群眾就業增收。
突出機制引領,讓基層治理“活”起來。一是壓緊壓實責任鏈。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納入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內容,建立黨支部聯系點制度,以黨建責任落實推動鄉村振興責任落地。二是抓細抓實工作鏈。建立黨委領導、組織部門牽頭協調、紀檢監察等部門協同聯動推進機制和專項檢查、派員指導、項目評估等工作制度,促使黨員干部下沉村組、社區工作,夯實社會治理根基。三是推深做實任務鏈。堅持“清單管理+項目推進+現場拉練”,推深做實14個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村、省市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示范縣任務,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和服務水平,有力推進一批養老服務中心投入運營、一批村級衛生室提檔升級、一批鄉村消防站實體運行,鄉村居民有了更多成色十足的獲得感、喜笑顏開的幸福感、更有保障的安全感。
截至目前,淮陽區鄉村綜合治理工作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王店鄉入選“全國農業產業示范鄉鎮”。去年以來,淮陽區脫貧戶人均增收同比增加21.19%,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名;今年上半年, 淮陽區鄉村振興項目建設進度、資金撥付率,均居全市脫貧縣市第一。
(作者系周口市淮陽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