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通武廊”慶祝建黨103周年暨黨建引領協同發展重點任務推進會議在河北省廊坊市召開。會上發布了《“通武廊”黨建聯建共建“八項行動”》《“通武廊”交界鄉村2024年共辦為民實事清單》《“通武廊”重點產業鏈黨建聯建工作方案》等系列指導文件,進一步縱深推進三地黨建聯建共建的合作交流,不斷擴大和拓展黨建引領協同發展成果,共同開創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據了解,“通武廊”是京津冀區域最具一體化發展基礎的地區。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北京市通州區、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三地積極探索開展黨建聯建共建,找準融合發展、協同治理的對接點、著力點,通過資源聯享、隊伍聯建、難題聯解,變“單打獨斗”為“抱團發展”,以基層黨建引領帶動區域治理、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等方面實現新的合作共贏。
在深化協同治理方面,三地整合優化資源,一體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持續改善民生福祉。主動回應三地群眾共同所盼,組織三地交界的29個鄉鎮、165個村街黨組織協商,共謀共辦大氣污染防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治安聯防聯控、補齊公共服務短板、開展產業共育等90件為民實事,讓群眾共享協同發展成果。
在隊伍聯建方面,三地開展結對共建,共同推進黨群服務提標、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協同事項落實落地;加強干部交流學習,實現工作共謀、培訓共辦、資源共享,推動重點協同事項落實;同時,健全三地流動黨員共管服務機制,跟進做好教育培訓、管理服務工作,激勵干在前、走在先、做示范。
此外,三地還堅持產業協同,三鏈融合帶動資源聯享。圍繞生物醫藥、網絡安全和工業聯網、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重點產業鏈,探索組建跨區域產業鏈功能型黨組織,以組織鏈貫通資金鏈、創新鏈、人才鏈,推動各產業鏈條“抱團發展”。同時,開展專家人才共育共享,聯合開展人才交流、共建百名專家人才庫、共用科研創新平臺等,著力構建人才資源共享、政策協調、服務貫通的合作新機制,推動人才鏈深度融合,持續深化建設“通武廊”人才一體化發展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