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區蔬園鄉新發村種植基地農戶正在采摘五味子。 (東山區委組織部供圖)
近日,黑龍江省鶴崗市綏濱縣綏東鎮東方村迎來了分紅的日子,村民們個個喜笑顏開,排隊領取分紅款。今年以來,東方村黨支部探索“股份經濟合作社+家庭農場”土地托管模式,90戶農戶完成土地“入托”,1.8萬畝農田實現高標準作業的連片經營,戶均增收超4萬元。
東方村的蝶變,是鶴崗市2024年建立“縣鄉村三級聯動 爭創先進整頓后進”機制取得成效的一個生動縮影。“我們結合上年度考核情況、年度基層黨建述職評議等結果,對鄉鎮黨委、村黨組織分類定級,逐一‘過篩’,按照一定比例確定后進和先進黨組織,集中整頓后進,培育先進典型,推動整鄉推進、整縣提升。”鶴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劉劍介紹。
全面綜合考核結果、聽取各方意見,該市確定村級“帶頭人”隊伍優、帶富能力強、服務群眾好的先進村黨組織54個,確定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教育管理農村黨員等作用發揮不好的后進村黨組織47個,并梳理“創優”村對標意向和發展需求、“示范”村先進路徑和典型經驗,以縣(區)為單位,建立對標電子臺賬,采取示范、創優“雙向互認”方式進行精準匹配,建立一對一、一對多幫帶聯結。
“平時不覺得,到現場一聽一看,就知道差距了,這次觀摩學到不少東西,為我們爭創先進村提供了很多啟示。”日前,蘿北縣名山鎮山江村黨支部書記祝建國到東方村觀摩土地托管及和牛繁育養殖基地后感慨地說。
為充分發揮先進基層黨組織的示范帶動作用,鶴崗市開展“五比五看”活動,通過比組織看堡壘、比經濟看發展、比人才看后勁、比文明看鄉風、比和諧看治理,推動村黨組織書記揚長補短、互學互鑒、扎實履職,鼓勵全市村黨組織書記敢于上臺,采取“書記講給書記聽”“現場微黨課”等方式交叉觀摩,為后進村作示范、為中間村創路徑,以點帶面提升基層黨建整體水平。活動開展以來,市縣鄉三級分區域、分專題開展互評互看91次,212名村黨組織書記上臺展示,在比學趕超中錘煉本領。
“今年這五味子粒真大、肉真厚。”在東山區蔬園鄉的五味子種植基地,正忙著采摘的農戶高興地說。蔬園鄉把五味子種植作為主導產業,種植的五味子色澤飽滿、品質上乘,在市場上很受消費者青睞。但就在不久前,這一產業還面臨種種發展難題。
“我們充分釋放‘示范’村輻射帶動效能,由新發村牽頭,依托鄉村振興教學實踐基地,聯合10個村、3個涉農企業、2個專業合作社,成立跨村聯建鄉村振興聯合黨委,搭建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推進五味子產業聯營,今年,實現10個村集體總計增收52萬元,群眾人均增收2200元。”蔬園鄉黨委組織委員師傲說。
2024年,鶴崗市以縣鄉村三級聯動為抓手、激活發展變量為關鍵,著力強化示范村黨組織提標建設的“溢出效應”,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檔升級。“我們建立了縣(區)村級產業項目庫,共有277個產業項目入庫,發展了一批以綏濱縣綏東鎮東方村和牛養殖,蘿北縣太平溝鄉石虎溝村五味子種植、興東村紅色旅游為代表的強村富民特色產業。”劉劍說。
通訊員 祝源浩
本報記者 許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