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戶戶養蝦,蝦富家家戶戶。”這是江蘇淮安盱眙縣穆店鎮永華村“稻蝦共生”的真實寫照。全村人口2300余人,耕地面積10500畝,北臨洪澤湖。該村自2014年開展“稻蝦共生”工作以來,通過村黨總支書記杜守軍引領、黨員示范、土地流轉、創新模式等舉措,稻蝦產業煥發蓬勃生機。如今,永華村圍繞一只蝦一袋米,以蝦稻產業振興帶動村莊發展、村民致富,實實在在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黨員做示范 群眾跟著干。萬事開頭難,剛啟動“稻蝦共生”工作時,村民們的積極性并不高。杜書記抱著“要虧就虧自己,絕不能虧了群眾”的想法,決定親自“上陣”。他將靠近洪澤湖邊的100多畝低洼地流轉過來,挽起褲腿下到田里,以實際行動給大家做出了榜樣。先后投入資金20多萬元。當年,120畝試點田取得了可觀的收益:平均每畝產100公斤龍蝦、400公斤無公害水稻,畝均純收益3000元以上,畝產增收1500元以上。“稻蝦共生”試點的成功,使黨支部更加確信“稻蝦共生”是一條好路子,有必要擴大養殖規模。2017年永華村“黨員+農戶”發展蝦稻共生3100畝,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7萬元,居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8萬元。
今年在鎮黨委政府帶領下,組織廣大群眾、種養大戶、加工企業觀摩永華村樣板蝦稻種養基地,邀請蝦稻種養致富農戶現場講解,縣水產專家現場點評等方式,全鎮人民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在永華村的影響下,截止目前全鎮因地制宜發展蝦稻共生總計25300畝,走出了一條產業高效、富民的“稻蝦”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