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超強臺風“利奇馬”影響,浙江天臺縣多地普降暴雨,多處道路、村莊積水,不少低洼地帶被淹。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全面行動,沖鋒在先,在危難面前踐行初心使命。圖為該縣街頭鎮黨員干部用船轉移步頭村被困群眾,共轉移了43戶113人。
浙江黨員干部奮力迎戰超強臺風“利奇馬”
超強臺風“利奇馬”攜風裹雨而來,給浙江省造成了巨大“創傷”:截至目前,已致574.8萬余人受災,因災死亡32人,緊急轉移安置122.6萬人。
關鍵時刻考驗擔當作為,重要關口彰顯意志品質。在危難時刻,浙江各界黨員干部挺立一線筑起“戰斗堡壘”,全力以赴抗臺救災。
搶險救災是壓倒一切的任務
10日凌晨,永嘉縣巖坦鎮山早村發生山體滑坡災害,目前因災死亡23人,仍有9人失聯。
山洪泥漿堵住交通,進入山早村,只能開辟雜草叢生的山間小道。10日下午,浙江省委主要領導來到山早村,慰問并指揮數百名武警、公安和消防官兵展開救援,此后又奔赴樂清、溫嶺、臨海等重點災區,檢查指導搶險救災工作。
把搶險救災當作壓倒一切的任務,不惜一切代價做好防災救災各項工作。
超強臺風來襲,嘉興市委要求各級各單位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外出休假工作人員立即中止休假,于9日18時前到崗到位,周末照常上班。
嘉興南站“紅船雷鋒服務站”,臺風天的列車停運調度命令信息接連傳來。身為客運值班員,黨員劉武濤在車站值守一整夜,巡視設備格外細致。這個夜晚,妻子梁雅雯也在綜控室核對調度命令和整理列車信息,忙碌到凌晨。
讓警徽在暴風雨中閃耀。8月8日晚,臺州公安路橋分局全體民、輔警,防臺風進入Ⅰ級響應,全體人員24小時在崗備勤,應對臺風天發生的各類突發治安警情和搶險救災險情。
10日2時,超強臺風“利奇馬”登陸溫嶺15分鐘,正是狂風肆虐的時候。峰江派出所值班民警孫標接到群眾報警,稱廚房倒塌,煤氣罐翻滾在狂風暴雨中。孫標立即帶領輔警趕往現場,在飛舞的雜物中穩固煤氣罐,并緊急轉移群眾。這一夜警情不斷。
直面風雨筑起“戰斗堡壘”
杭州市臨安區西部山區,遭遇歷史上最大的短時局地暴雨,龍崗、島石兩鎮突發山洪、泥石流,出現大面積斷電、道路塌方、通訊中斷。
黨員干部挨家挨戶敲門,對于走動不便的老百姓,他們攙扶著或者背馱著。四個多小時分秒必爭轉移,龍崗鎮仙人塘村村委婦女主任舒祝英終于松了一口氣:4個自然村,200多人,除了1名村民在轉移時受傷,其余都安全。
黨員突擊隊,“連心橋”黨員志愿服務隊,45歲以下的男性黨員干部組建緊急救援隊……超強臺風來襲,狂風暴雨迎面,受災地區的黨員干部挺立在最前沿,眾志成城筑起戰斗堡壘。
10日16時,“利奇馬”核心影響圈逐步遠離寧波北侖區,狂風漸漸平息。此時,“老大碶人”微信群不斷傳出大碶街道居民的救災需求。17時,北侖區委組織部向全區參與抗臺Ⅰ級響應值班的區級機關黨員干部發出號召,組建黨員小分隊參與大碶街道夜間抗災夜巡。不到15分鐘,50個名額被一搶而空。
10日晚間,傾盆暴雨導致嘉善縣天凝鎮楊廟農貿市場一帶發生雨水倒灌,部分地段嚴重內澇。面對險情,當地機關黨員、社區干部、民兵預備役、志愿者等50多人組成緊急搶險小分隊。有一個進水口離河面近2米,65歲的市場管理人員沈定華自告奮勇跳入河中,連續七八次沉入漆黑的水中實施封堵。
救災力量全力集結全速馳援
10日晚間,臺州臨海市靈江洪峰過境。洪水沒過臨海望江門大橋橋面涌入城內,城門內水位一度漲至1.5米。內澇嚴重、市民被困,救援沖鋒舟、橡皮艇告急。
一方有難,八方馳援。周邊縣區、企業及社會機構全力集結,由黨員們帶隊,全速奔向臨海。
當晚,寧波余姚市人武部組織30人搶險救援隊,攜帶10艘沖鋒舟及其他救援裝備趕往臨海;寧海集結24人救援隊,6艘沖鋒舟、4艘橡皮艇緊急來助;余姚紅十字眾益救援隊再次集結11個人救援隊,攜帶2艘沖鋒舟馳援……
在溫州市鹿城區,企業黨組織和黨員行動起來,康奈集團、奇偉鞋業、大管家物業等企業,支部黨員帶頭、全體黨員出動,組建抗臺應急小組,檢查、巡查、排查,全方位做好物資、門、窗、水、電等安全防護工作。
風雨無情人有情,災難之中,處處可見共產黨員奔波的身影。“搶險救援還在繼續,我們會盡最大努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寧波市海曙區洞橋鎮安監所黨員胡剛能說。
(新華社杭州8月11日電 新華社記者 方問禹 許舜達 顧小立,參與記者 朱涵 魏一駿 黃筱 屈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