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是一場“春天的盛會”,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迎著春光再出發,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三進三出”,主動下基層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做實做細基層調研“大文章”,以務實苦干、勇毅奮斗之姿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描繪出基層的壯美畫卷。
進宅院,出高樓,在“家長里短”中摸透民情。“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李強總理在答中外記者問談到“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下去調研看到的全是辦法。高手在民間。”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堅持把為人民群眾紓困解難作為調查研究的“指南針”和“定盤星”,少翻補充完善的材料、少聽反復斟酌的匯報、少看精心布置的點位,主動邁開雙腳到經濟發展主戰場、鄉村振興第一線看實情,在社區街巷“家長里短”中聽民聲,做到既要聽順耳話,也能聽逆耳言,挖準癥結病根,把調研做實、走深、走真。對落而不實、記而不真的現象,要秉持“一桿子插到底”精神,實實在在解決一批群眾反映的“老大難”問題、攻克一批“硬骨頭”任務,以實實在在的成效提升群眾幸福感,贏得百姓心。
進田地,出車門,在“跋山涉水”中把準民意。“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時代楷模”黃文秀在跋山涉水、挨家挨戶的調查研究中把準實情、扶貧助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杰出貢獻。廣大黨員干部要明確“公仆定位”,主動俯下身子、大膽邁開步子,在田間地頭與群眾同勞作,“腳下有泥、心中有底”,才能在火熱實踐中解民憂。俗話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工作紛繁復雜,黨員干部要學會用“庖丁解牛”“麻雀解剖”式工作方法,在千絲萬縷中找準線頭,在蛛絲馬跡中洞悉線索。在化解各種矛盾、處理各類問題中不斷提升“入木三分的眼力”“抽絲剝繭的腦力”“躬行踐履的腳力”。學會拜人民群眾為師,汲取智慧和力量,借助人民的智慧之力破除事業發展路上的一道道“婁山關”“臘子口”,切實把責任擔當融入為民造福的基層工作。
進街巷,出廳堂,在“豐衣足食”中溫暖民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強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決定事業興衰成敗”。從“半條被子”到脫貧攻堅再到鄉村振興,人民至上是我們黨堅守不渝的初心。基層離群眾最近,是黨員干部涵養為民情懷的沃土。“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黨員干部到基層去,就要多與群眾打交道、和群眾交朋友,要把時間精力用在謀思路、出實招、抓落實上,往實里做、往實效處做。堅持在一線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憂所盼,緊盯“雞毛蒜皮”的小事和“愁眉苦臉”的難事,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解好群眾“疑難題”,一張藍圖繪到底、一門心思抓到底、一鼓作氣干到底,用實干溫暖民心,用擔當贏得民心。(河北臨漳縣委組織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