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也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基礎,以黨建引領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是優化城鄉基層治理的必由之路。基層組織部門要當好“領路人”,聚焦群眾需求,在隊伍建設、補鈣賦能上下“真功夫”,以“最大動能”激活城鄉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提升治理精度、準度、力度、溫度。
建強基層隊伍,錘煉基層治理“真功”。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只有抓住“關鍵少數”,才能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發揮黨員領導干部“頭雁作用”。基層黨組織隊伍選拔要嚴把質量關,在“選、用”上下真功夫,在“管、育”上用心用情,確保可用管用,持續加強日常管理、監督考核和獎懲工作,確保“好干部”待得住、干得好。立足長遠強化基層“造血”功能,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做好基層隊伍常態化教育管理,注重選好、培養和儲備一批有思想覺悟、文化素質、職業特長和組織能力的帶頭人后備人選,加強基層隊伍建設的輸血、造血功能。
強化思想引領,擦亮基層治理“底色”。加強思想建設,抓思想理論教育“補鈣強骨”。要強化理論武裝,抓好新時代黨員干部思政教育,把學習貫徹新思想和黨的創新理論作為必學內容,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始終,筑牢思想根基、把穩思想之舵;要創新開展、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結合工作實際,落實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讓廣大基層黨員干部在學中干、干中學,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指導工作實際的“百寶箱”,不斷提升基層黨員干部服務基層、為民務實的能力素質,當好組織在基層的“代言人”。
聚焦群眾需求,提升基層治理“溫度”。黨的階級基礎是否鞏固,群眾基礎能否擴大,關鍵的一點在于農民群眾對黨的態度。基層黨員干部要切實做到人民公仆為人民,在生產和生活中為農民群眾謀利益、做榜樣,把最廣大的農民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把群眾高不高興、滿不滿意放在收尾,切實做好群眾的“貼心人”。創新理念、提升本領進一步實現服務形式多元化,充分延伸為民服務觸角,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有“溫度”、有觸感,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河北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委組織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