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歲數了還能住新房,心里敞亮呀?!痹?00多平方米的新家里,60多歲的山西鄉寧縣馬澗村村民崔建設說。
去年10月,山西遭遇罕見秋汛,老崔家的窯洞受災倒塌,只好住到堂弟家。不久,馬澗村包村干部劉杰偉就送來了縣里支持災后重建的政策:“你家有6口人享受政策,能領13萬多元的蓋房補貼?!?/p>
“蓋房是大事,可咱啥也沒準備?!?/p>
“我們幫你想辦法,馬上動工,保證你過年前住上新房?!?/p>
“工期這么短,房子能蓋得結實?”
“會有技術人員指導和驗收的?!?/p>
聽了劉杰偉的解釋,老崔心里有了底。
動工前,技術人員向老崔征求意見,老崔靦腆地說:“我想把房子隔成兩戶,每戶都有獨立客廳和臥室,兒子兒媳打工回來的話,能住得方便?!?/p>
技術人員設計好圖紙,分包干部把資料卡放在院里,上面寫著相關責任人和工期計劃。一冊包括評估意見、施工合同、保障政策在內的清單,也交到了老崔手上。
不到1個月,新房就建起來了。去年冬至剛過,老崔就搬進了新房,一算賬,自己只花了4萬元。
新房對面的山上,有老崔家的花椒地。近幾年,鄉寧縣設立專項資金,支持花椒產業發展,花椒種植培訓班更是開到了村里。“大家給我們送溫暖,我們自己也得加把勁兒,讓日子越過越好。”老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