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讓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大家表示,要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推動打造鄉村振興工業園區樣板不斷實現新突破、取得新進展,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這里就讓我們通過一組組鏡頭、一個個具體點,共同領略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內蒙古阿拉善高新區)美好時光……
村子美了 生活越來越好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0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內蒙古阿拉善高新區巴音敖包嘎查村農牧民家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人群中,一位老同志端端正正地坐著,眼睛緊緊盯著電視機,看到習近平總書記作報告時,他微笑著說:“真好!”。
老同志叫吳占國,是巴音敖包嘎查村的老黨員,眼前的場景勾起了他的回憶:進出牧區盡是沙子,沒有路,沙子跟著黃風一起飛……
“那都翻篇兒啦!現在進出牧區有小汽車,柏油馬路直接到家門口?!崩习榘皆铺K佈德接過了話頭,“我們嘎查現在發展越來越好了,去年還被評上盟級最強黨支部和自治區級民主法治示范嘎查?!?/p>
近年來,巴音敖包嘎查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案虏榇謇飶纳呈臧迓纷兂砂赜婉R路、農牧民們轉移搬遷進了城,家家都買了小汽車。”聽到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過去10年成就的總結時,老黨員吳占國感慨萬分。
鼓足干勁 把日子越過越紅火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回顧了十年來的發展變化,讓巴音敖包嘎查村穩定脫貧戶達布希拉圖思緒萬千。五年前的時候,他還是一名貧困戶,用嘎查村里人的話說就是“爛攤子”。
當時,鎮黨委的干部們這樣鼓勵他“咱們一塊兒努力,把日子越過越紅火”。
“感謝黨的關懷和支持,鼓勵我發展沙產業,這些年我在梭梭林嫁接鎖陽、蓯蓉收入大幅度增高、也搬進了城,比起往年這幾年每年都能增收一萬多元。以后,我更有信心把日子越過越紅火!”達布希拉圖說。
和巴音敖包嘎查村一樣,烏蘭毛道嘎查村曾經轉移搬遷,農牧民們離開了賴以生存的草場,收入大大降低,是非常貧困的村子。
沐浴在黨的陽光下,烏蘭毛道嘎查村一路向上、舊貌換新顏。依托內蒙古阿拉善高新區大工業發展平臺,近幾年陸續建起了綠化養護、日光溫室大棚、標準化養殖場、砂石料場等產業,嘎查也有了新的綜合辦公大樓,黨支部帶領農牧民千方百計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2021年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萬元,合作社持股社員每股分紅金額達3500元,實現了分紅翻番。
曾經的“貧困嘎查村”蛻變為如今的“幸福嘎查村”。
堅定跟黨走 日子就有好奔頭
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作為烏蘭毛道嘎查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阿迪雅,看著嘎查股份經濟合作社產業的不斷壯大,“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的不敢想”他樂得合不攏嘴。
10年前,內蒙古阿拉善高新區巴音敖包嘎查村、烏蘭毛道嘎查村發展還很薄弱,農牧民收入較低。2017年,內蒙古阿拉善高新區以打造千億元園區和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為目標,大力落實自治區實施的工業園區振興計劃,打造宜業宜居工業園區。
嘎查村里的機會來了,農牧民的生活不會差,僅僅的5年里,兩個嘎查村先后借助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之政策“東風”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掛牌成立由嘎查村黨支部書記兼任理事長的股份經濟合作社,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鄉村產業,不斷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以產業興旺帶動牧民創業就業,近三年實現了分紅翻番,嘎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萬余元。
如今,內蒙古阿拉善高新區巴音敖包嘎查村、烏蘭毛道嘎查村黨支部以“黨建強、產業興、農民富”為目標,創新實施“黨支部引領+公司式運營+股份制合作”發展模式,帶領全村黨員群眾大力發展富民產業,累計建成日光溫室大棚30座、標準化養殖場6座、巴音敖包商業廣場1個、682.73公頃綠化養護工程……2022年每個嘎查集體經濟收入預計可達80萬元以上,嘎查村集體經濟突破百萬元大關已不再會是夢想。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基層黨的建設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