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農村,又把事業立在農村,談起自己的身份,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張千戶嶺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宏祥有兩個欣慰的事情:一個是自己的建議很快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答復,有的被采納寫進政策。一個是自己的產業助推了縣域產業的發展,帶動更多鄉親增收致富。
如今已是羊產業“領頭羊”的張宏祥深知農村需要產業,農業需要產業化。2012年,他回到家鄉右玉縣張千戶嶺村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一起發展羊產業。在傳統放養的基礎上,他聘請了營養學專家,給羊列出營養“菜單”、制定“補飼計劃”,保證羊肉品質。同時,深度開發羊肉產品,拓展羊產業,形成了集種草、育肥、屠宰、加工、餐飲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打造“祥和嶺上右玉羊肉”品牌。
瞄準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在產業前端,張宏祥開辦了千戶侯全羊餐廳,將產品搬進廚房,端上餐桌。從右玉的綠色生態出發,張宏祥堅持“樹草牧立體和諧發展”的羊產業發展模式,以樹作為隔離帶,在草坡上輪牧和灌溉,守護綠水青山,實現生態觀光與農業產業相融。
幾年下來,張千戶嶺村的羊產業風生水起。1.8萬畝的生態牧場年出欄肉羊兩萬只,全產業鏈年產值上億元。村里家家收入翻了四五倍,周圍十幾個村的1000多戶農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增收致富。
深耕產業,張宏祥了解到農村產業發展的現實短板。作為人大代表,他有更多機會聆聽農民的現實訴求,并將這些轉為建議。
針對雁門關地區土地貧瘠、干旱少雨,多高山丘陵,耕地少荒地多的情況,他建議將坡度25度以上山地建成現代化、智能化牧場,把地形地貌、氣候條件、土質結構與現代化技術手段相結合,實現土地的現代化。
針對一產或三產融合企業的金融短板,張宏祥建議為實現土地現代化的民營企業提供項目類貸款,給予適合企業的低息、長期、大額金融優惠,讓企業專心去發展產業。
在去年全國“兩會”上,他一口氣提了5條建議,涉及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發展促進、強化和加快對農業現代化金融支持、風力發電場綜合整改、呼和浩特至朔州至太原的高鐵線路等。
令人欣慰的是,“這些建議大部分都被重視和采納,相信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農村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張宏祥說。
作為人民選出來的代表,無論是向政府反映意見、要政策、要優惠,還是遇到經濟糾紛、群眾住房拆遷、農民返鄉創業、脫貧戶增收致富等問題,張宏祥事無巨細,一件件認真處理。“人民選我做代表,就得一心為人民謀發展。”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