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本期我們請到的是四川省內江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茍小莉,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到四川考察調研的講話精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接續推進鄉村振興,進行一次專訪。
茍小莉: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總書記最新講話精神的感悟,探討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路徑。
內江市位于四川盆地東南部、沱江下游中段,以丘陵地形為主,現有脫貧戶64510戶、169167人。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調研時強調,要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好,團結帶領鄉親們脫貧之后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迅速在我們內江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內江市第一時間組織學習,把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實際行動,聚焦鄉村振興深入實施“四六五”工程,分類抓實“農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等八大行動,以抓黨建促內江鄉村振興。
記者: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四六五”工程具體是什么?
茍小莉:“四六五”工程是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江基層黨建工作的統攬,也是黨建引領內江鄉村振興的“主引擎”。“四”即建強“四好班子”,圍繞“學習創新好、民主團結好、勤政為民好、清正廉潔好”目標,大力推動全市各級領導班子加強自身建設,引領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六”即培塑“六好黨組織”,圍繞“選拔好班長、配強好班子、建強好隊伍、制定好規劃、建立好機制、開展好服務”目標,指導全市基層黨組織持續推進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讓基層黨組織成為推動內江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五”即強化“五個帶頭”,圍繞“帶頭講政治、強本領、勇擔當、促發展、優作風”目標,號召全市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服務群眾一線沖鋒陷陣、建功立業。
目標要靠手和腳去實現。圍繞“四六五”工程,我們分領域實施了“八大行動”,即:“我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實踐行動、“農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行動等。
記者:“四六五”工程要想在鄉村落地落實,關鍵點在哪?
茍小莉:總書記多次強調,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關鍵靠人;要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因此,我們把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鎖定在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上。
一是鞏固現有隊伍。以加強鎮村干部隊伍建設為重點,不斷提升發展引領力。對70個鎮、1280個村(社區)班子成員開展全覆蓋分析、研判,對所有鄉鎮黨委副書記、組織委員開展業務知識測評,全額補貼支持村干部就讀大專及以上在職教育;9月底前對鎮村干部實施一次全覆蓋培訓。
二是引進源頭活水。以回引培養優秀農民工為活力,不斷提升發展支撐力。大力實施優秀農民工回引培養工程,制定《關于大力實施優秀農民工回引培養計劃的工作方案》,依托市農民工綜合黨委和4個駐外農民工綜合黨委,今年已回引農民工1782人,創辦企業328戶,引進投資27.22億元,新增返鄉創業吸納就業6145人。
三是強化人才下沉。以深化干部駐村幫扶為補充,不斷提升發展幫扶力。擇優選派710名第一書記、587名駐村工作隊員、131名農業專家下沉一線,推動313名選調生到村任職,實現924個村幫扶力量全覆蓋。
記者:除了這些“規定動作”,還有沒有一些“自選動作”?
茍小莉: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我們把人才放到一些急難險重工作中去淬煉,探索實施了“農村家庭能人”培養計劃、干部掛職計劃、重大任務“揭榜掛帥”行動等。
鄉村振興,要靠廣大農民。總書記在調研中指出,推動農業現代化,既要靠農業專家,也要靠廣大農民。如果我們每一戶農村家庭都有一個能掙錢的人,那每家每戶的致富就有了基石和主心骨。為此,從2017年起,內江就啟動了“農村家庭能人”計劃,迄今累計培養“農村家庭能人”78.51萬人,實現了全市有勞動力的農村家庭每戶至少培養1名能人的目標。眼下,我們在全覆蓋的基礎上,繼續提升“能人”質量,實施“百名能人走千村活動”,組建“能人講師團”,到全市各行政村去開展巡回宣講,把每戶一名的“農村家庭能人”細化、分類培養成治理型能人、引領型能人、技能型能人。
鄉村振興,要靠重大項目。內江市實施重大任務“揭榜掛帥”行動,著眼鄉村振興,資中農業產業示范園“四園同建”項目被納入全市第二批重大任務榜單,集聚精兵強將和資源,打造資中縣萬畝糧油種業、萬畝稻漁產業、萬畝糧蔬產業、萬畝五良融合糧經統籌示范園。項目進展順利,今年有望爭創省級種業園區。
鄉村振興,更要靠基層干部。內江市實施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個一批”干部掛職計劃,即實施“上掛一批、下派一批、引進一批、外派一批”計劃。讓優秀的鄉村干部“上得來”,安排到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崗位上去歷練成長;讓優秀的機關干部“下得去”,安排到鎮村掛職。今年已下派12名機關骨干到鄉村振興最前沿崗位掛職。
舞臺可以簡陋,演出必須精彩;崗位可以平凡,追求務必卓越。接下來,我們將認真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實施好鄉村人才振興“五年行動計劃”,持續加強鄉村骨干隊伍建設,激勵干事者,重用有為者,引導推動更多優秀人才向鄉村振興一線集聚,在田野里共同寫好人才振興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