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堅東在黃皮林中宣講政策。
去年6月,我來到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樟溪鎮四羅村任村主任助理。在這片新鮮的鄉村學堂里,我努力“學藝”,練好“武功”。
練好鄉音繞梁的“音波功”。打開搜索引擎,輸入最難學的方言,潮汕話總能榮登各大榜單。方言發音差異巨大,我短暫“懵圈”之后,下決心盡快學會這門功夫。白天,村民們大多都在田間地頭勞作,晚上才互相串門、喝茶聊天。于是我白天到田間地頭和村民們同勞動,晚上則入戶走訪,這樣既能更好地了解村情民意,還能盡量多地跟他們交流,學習當地土話。晚上回到宿舍,我拿出當年高考的勁頭,一遍一遍對著鏡子苦練發音。一天又一天,村民們習慣了村里有一個用蹩腳的饒平話打招呼的“后生仔”(年輕人)。“弟啊,吃未?有閑來吃茶哩!”(“小弟,吃飯了嗎?有空來喝茶!”)成了我聽到的最多也是最親切的話。
練好腳踏實地的“水磨功”。四羅村面積有2.9平方公里,一共223戶,來之前我就給自己下了一個硬指標:走遍每一戶、認識每個人。恰好今年,村里需要墾造農田300多畝,做好村民的青苗補償資金登記工作,成了我和村干部們的工作重點。這是塊難啃的硬骨頭,在剛接到工作任務時,我內心十分焦慮:種植黃皮是我們村的主要產業,由于歷史原因,大部分黃皮果樹都種在農田里,此次農田墾造涉及的黃皮林達一百多畝,做通種植戶思想工作難度極大。村書記察覺到我的壓力,跟我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們一戶戶做工作,這個干部說不通我們就換個干部去,這一家沒說通就換下一家繼續跑,最后總能完成的。”在他的鼓勵下,我及時調整心態,告訴自己越難的事越要腳踏實地干。我一次次到田里實地測量拍攝、一次次入戶進行政策宣講、一次次描述農田墾造后的效果和收益、一次次拉家常增進關系,從吃閉門羹到受到歡迎……最終,靠著磨嘴皮和磨腳皮,我負責的農戶組都理解了上級的政策,明白了將來的收益,愿意支持本次墾造。我深深體會到:只有下足功夫,讓群眾吃透政策,才會獲得他們的理解。
練好唯快不破的“鍵盤功”。有一天,我在村里登記疫苗接種情況時,接到了村書記的電話,讓我和他去鎮政府。原來,鎮領導希望我協助完成鎮常住人口新冠疫苗接種情況查詢錄入工作。為迅速推進這項工作,我利用空閑時間到鎮衛生院調研,發現舊方式查詢步驟重復、原始數據量大、單條數據人工查詢耗時久、人手不足。我大學學的是電子信息工程,忽然想到:或許該撿起專業,當回“鍵盤俠”了。我結合調研情況和自己的專業所學,獨立開發了新冠疫苗接種情況自動化查詢錄入系統。該系統實現了電腦自動化查詢,將單個數據查詢時間縮短到原來的三分之一。
農村基層是最好的課堂。一年的駐村時光讓我對這句話感受越發深刻,將來村里想必還有更多的“武學秘籍”等著我去發掘、學習。鄭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