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天津市寶坻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強,就深化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進行專訪。首先請李部長結合寶坻區特色,介紹一下鄉村振興推進過程中,重點和難點主要在哪些方面?
李強:鄉村干部報的廣大讀者好!寶坻區緊鄰潮白河,大水大綠、水綠交融,有著“北國江南”的美譽,寶坻也是天津市最大的水稻主產區,擁有種植面積達48萬畝的小站稻種植基地。辣椒、大蒜、大蔥是我們寶坻區的特色經濟作物,并稱為“寶坻三辣”。目前正依托資源優勢、產業優勢、人文優勢,積極探索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方法路徑,加快推動“農商旅文”深度融合。
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后五年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行動,為我們寶坻這樣的涉農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明確了行動路徑和目標指引。結合基層調研和具體實踐,我們體會到,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關鍵是要以黨建為引領,緊緊抓住“人”“錢”“地”三方面因素,強化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財力保障,實現各類資源要素的合理流動和高效聚集,激發農村強勁內生動力。
記者:鄉村振興事關民族復興,必須有一支堪當重任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寶坻區如何圍繞“人”這一核心要素來抓實抓好鄉村振興?
李強:我們重點抓好“三支隊伍”建設。一是引優涉農人才隊伍。區委著眼“十四五”期間戰略性骨干人才隊伍建設,謀劃實施了新時代人才奠基計劃,把鄉村振興“頭雁”計劃作為9項重點計劃之一,重點引進培育農村黨務人才、農業生產經營人才、農業科技人才等隊伍,依托“在外寶坻人”信息數據庫等渠道“請老鄉、回故鄉、建家鄉”,以“網絡助農”工程培育扶持農業經濟網絡營銷達人,不斷筑牢鄉村振興人才基石。
二是育強村級“頭雁”隊伍。實施農村基層干部鄉村振興主題培訓計劃,為街鎮干部、村“兩委”干部持續鑄魂賦能、加油充電。在村黨組織書記中開展鄉村振興“擂臺比武”,建立“書記項目”,以走村觀摩、互比互看等形式亮實干、曬實績、比實效,激勵村黨組織書記帶頭擔當競進。在全區普遍推行村級年度10件民生實事制度,村“兩委”牽頭領辦、黨員參辦,提升服務群眾實效性和能見度。堅持村“兩委”每周三集中坐班,開展民情懇談,把群眾的“大事小情”掌握透、解決好。健全完善村級組織規范化管理十項制度,嚴格村干部三級監督機制,確保村干部隊伍知責盡責。
三是用好農村黨員隊伍。創新打造“黨群連心·情暖寶地”“群眾為主我為仆”“三學三問三評”擔當作為大討論等特色載體,在農村黨員中廣泛開展“三亮四比五作為”主題實踐活動,在農村黨員戶中全覆蓋掛牌,引導黨員承諾踐諾、示范帶動,涌現出了牛家牌鎮“動靜鄉村”志愿服務、大白莊鎮“選崗履職”、郝各莊鎮“一卡三包四上墻”等黨員發揮作用品牌。
記者: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資金投入是關鍵保障。請您談談寶坻區如何在“錢”上發力,加強資金管理運用,高效服務鄉村振興?
李強:一方面,我們把“有錢辦事”作為基層組織運轉最硬的底氣。區級財政建立基層組織工作經費和服務群眾經費正常增長機制,保證了基層組織正常運轉和服務群眾工作有效開展。比如,我們投資了3.44億元用于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投資1500萬元建成了區、街鎮、村居連通的“智慧黨建”系統等等。在行政村評星定級的基礎上,分級分類全力保證村干部報酬待遇,積極探索村“兩委”干部績效報酬浮動機制,破解“干好干壞一個樣”問題,有效激勵村干部履職擔當、在職有為。
另一方面,我們把“借勢用力”作為壯大集體經濟最強的手段。大力推進2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和178個經濟薄弱村扶持工作,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進一步借助派出單位資源力量支持鄉村發展。“打捆使用”涉農資金,集中支持投資較大、帶動能力強的重點產業項目,有效提升資金使用效益,比如,2022年寶坻區43個村的中央財政資金扶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集中投放進14個產業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此外,我們明確將“有章理事”作為集體經濟組織作用發揮最大的保障。嚴格落實村章鎮管、村賬鎮管,規范執行村集體經濟組織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制度,完善黨組織領導的法人治理、收益分配、監督管理和經營管理人員激勵等機制。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運行機制,制定規范村務決策和村務公開、村級財產、村級工程項目建設、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4項監督工作要點。
記者:我們都知道,土地資源是糧食生產、鄉村發展的重要基礎,請談談寶坻區如何圍繞“地”做好振興文章?
李強:農業是民生之本,土地是農業之根。用足用好用活土地資源,也就把握住了撬動鄉村內在發展動力的金鑰匙。
近年來,我們圍繞解決鄉村耕地碎片化、空間布局無序化、土地資源利用低效化、生態質量退化等突出問題,以牛家牌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為切入點,優化項目區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使項目區農田形成“田成方、路成網、溝相通、澇能排”的優美格局,不僅提升了農田景觀,還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村人居環境,探索出了具有天津特色的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之路。
同時,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各地推動產業振興,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的要求,圍繞解決寶坻區傳統經濟作物六瓣紅大蒜、五葉齊大蔥、天鷹椒“三辣”因優勢品種退化、機械化程度低、種植成本增加等原因導致的種植面積逐年萎縮困境,成立了區領導掛帥的工作專班,啟動“三辣喚醒計劃”,按照打造精品、強化功能、突出品牌、提升效益、擴大規模的發展思路,模式創新、良種引領、技術支撐多措并舉,建好產業協會、建強龍頭企業、建優產業園區,全面激發“三辣”產業發展動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