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島中南部腹地,轄區面積一半在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范圍內,有“天然別墅”和“翡翠城”之稱。2022年4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五指山市考察調研,了解海南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等情況。時間過去了一年,五指山市是如何踐行總書記囑托,利用好山好水的自然資源助推人才強市戰略落地見效、助力鄉村振興的?日前,記者采訪了五指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孔銘。
記者: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硬支撐”。五指山市如何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創新體制機制,推進人才改革工作走深走實的?
孔銘:五指山市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及時將市委人才工作委員會更名為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印發《中共五指山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中共五指山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細則》等配套文件,不斷完善人才工作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研究部署人才重點工作,組織召開全市人才工作會議、人才專題沙龍、部務會等52次。深入實施人才工作月督導、季抽查、年述職機制,建立并完善人才工作“督辦臺賬”。發揮人才工作考核“指揮棒”作用,修訂完善人才目標考核指標,將人才工作落實情況納入年度領導干部考核內容,推動形成“黨委統一領導、人才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多效聯動、社會力量發揮作用”的人才工作格局。
記者:五指山市全力推進瓊崖革命初心悟園、黎苗文化精神家園、底蘊厚重州府故園、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農旅融合富美田園、四季宜居康養樂園“六園”建設。圍繞“六園”建設目標,五指山市在拓寬引才渠道方面做了哪些具體工作?
孔銘:圍繞海南自由貿易港和“六園”建設目標,五指山市努力打造人才發展高地。一是依托各級新聞媒體平臺,編制常用人才政策“一張圖”,結合“線上+線下”“云招聘”等招聘活動,拓寬人才政策宣傳渠道。積極引導企事業單位參與“海南自貿港招才引智活動”,自主開展“五指山市‘春風行動’巡回招聘會”“五指山市‘職’等你來”校園招聘會共21場,引進各類人才2400余名。二是以黨建為引領,先后招錄黨政人才81名充實干部力量。主動對接福建農林大學等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組成五指山市136名的生態科技特派員隊伍,匯聚科技人才助發展。2022年五指山市成為海南省唯一獲批的首批國家級創新型縣(市)。三是多部門聯合開展“候鳥”人才服務意向和服務需求調查摸底,建立完善“鴻雁”智庫749人,向五指山市醫療衛生、教育、農業、金融、文藝等領域推薦使用“候鳥”人才200余人次,引導“候鳥”人才采取專家門診、科技幫扶、顧問指導等方式發揮作用1000余人次。五指山市鴻雁“候鳥”人才工作站連續3年被評為省級“優秀”工作站。
記者:聚焦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工作需要,五指山市如何錘煉人才本領,讓人才“活水”激發發展活力?
孔銘:五指山市多措并舉激勵各類人才在基層一線施展才干。一是實施鄉土人才“領頭雁”計劃。制定印發《五指山市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實施方案》《五指山市2022年實用技術培訓實施方案》等,累計培育高素質農民共1178名,農村實用人才937名,致富帶頭人172名。二是實施非遺傳承人才培養“青藍工程”。設立“五指山市傳統工藝工作站”“五指山非遺傳承人才專家工作站”等,培育各級非遺傳承人156人。開展非遺傳承人才培養“春苗”行動,培訓學員3600人次。三是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鼓勵農村致富帶頭人、“領頭雁”通過“雙學歷雙輪訓”等彈性學制接受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2022年以來動員110名農村“兩委”干部、后備干部、青年黨員等報讀大中?!半p學歷”。四是實施返鄉入鄉人才培育工程。制定印發《五指山市關于鼓勵和支持返鄉入鄉人才創業創新的實施方案》《2022年海南自貿港創業大賽初賽(五指山賽區)暨五指山市創業大賽實施方案》等制度措施,評選“十佳”優秀返鄉入鄉創新創業人才并給予每人10萬元獎勵。
記者:優質服務才能讓人才安心創業。在做優服務供給、營造良好干事創業環境方面,五指山市做了哪些具體工作?
孔銘:五指山市持續深化升級服務舉措,全力優化人才發展生態。一是做好人才服務“聯絡員”。在各鄉鎮(居)便民服務窗口設置人才服務“綜合窗口”,新增鄉鎮(居)高層次人才服務聯絡員7名,負責各類人才服務事項受理。2022年以來新增認定高層次人才52名,實現電話回訪全覆蓋,收集解釋咨詢類問題200余個,線上線下受理人才服務事項265件。二是搭建聯系人才“連心橋”。緊扣五大振興,從全市教育、衛生、農業、水利、文化等領域遴選79名重點專家和優秀人才,引導專家人才在一線發揮重要作用。三是搭建各類型人才工作站。新建7家涵蓋鄉村振興發展、高層次人才交流、“候鳥”人才服務等內容的人才工作站,為鄉村振興等各項事業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如五指山市鴻雁“候鳥”人才工作站與??谑旋埲A區浦安“候鳥”人才工作站合作,引進“紫玉米”種植項目,在毛陽鎮、南圣鎮、暢好鄉等地先行試點種植,種植成果獲得農戶肯定。
接下來,五指山市將進一步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計劃、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計劃等人才培育工程,發揮職業院校、科研院所、農業機構等多平臺作用,采取訂單班、冠名班等培養模式,重點培育一批鄉村振興緊缺人才,為推動海南鄉村振興、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貢獻智慧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