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更好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對激勵干部擔當作為作出重要部署。組織部門是黨員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建好“三個之家”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家思想精華,團結凝聚廣大黨員干部人才緊跟習近平總書記奮進新征程,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忠厚傳“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建好“三個之家”,首先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鑄就忠誠大德,始終保持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對事業的赤膽忠心。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鑄就忠誠大德第一位的要求,也是建設“三個之家”的最高原則和根本規矩。要持續深化忠誠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記“國之大者”、黨之大計,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做到黨要求干什么就干什么,黨不允許干什么就堅決不干。
天地萬物,皆在道中。不聞大論則志不宏,不聽至言則心不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真經”“心學”,是“三個之家”最重要的家傳家學和紅色基因。要結合正在開展的主題教育,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教育黨員干部深刻領會其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用心學進去、用情講出來、用力做起來,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獨善其身,兼濟天下。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具有家國情懷。習近平總書記的“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更是體現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為國家發展奉獻自己的最高境界。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人才自覺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社會命運、時代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以深厚的家國情懷擔負起民族復興重任。
志存高遠,初心不移。黨員干部必須立定為理想信念、為初心使命而奮斗的志向,理想信念堅定才能對黨忠誠。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戰略任務,堅持理論武裝與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推動黨員干部牢記“三個務必”,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公道持“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組織部門改進作風,最核心的是堅持公道正派”。組織部門是黨委管理組織、干部、人才資源的重要職能部門,是名副其實的大管家,公平、公正、公開是建好“三個之家”的重要條件。組織講公道,干部才能走正道。
秉公心、拒私謁。心底無私天地寬。公心,歸根到底是對黨、對人民、對干部的責任心。有了公心,才能有識人之明、舉賢之膽、容才之量,才能做到唯才是舉、任人唯賢。要堅持從黨和人民事業出發,凡事出以公心,堅守正道、秉公用權,嚴格按規矩、政策、程序辦事,切實做到以公立矩、以公立信、以公立威。
從本心、不避難。持家不僅要有一顆公心,還要敢于說公道話、辦公道事。要堅持原則、敢于斗爭,不怕得罪人,不當老好人,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鉆營者得利,不為后臺、背景、關系所動,不為人情、親情、友情所困,真正使干部有全身謀事之心而無側身謀人之虞。
開誠心、布公道。巧偽不如拙誠。坦誠相見、開誠布公是避免猜疑、消除隔閡、化解矛盾的最好良藥。組織工作性質特殊,敏感事項多,但保密不能神秘。要堅持陽光透明,及時主動公開干部任免、基層組織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和自身建設情況,自覺接受各方監督,贏得廣大黨員干部人才的尊重和信任。
實干興“家”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大道至簡,實干為要”。“三個之家”是事業之家、創新之家、勤奮之家、實干之家。要以實干的精神和務實的作風,謀家事、勤家務、厚家底、興家業,努力創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績。
得其大者兼其小。腦中有全局,心中有大局,手中才會有布局。要把組織工作放在大局中去思考、謀劃和推進,把“小家”融入“大家”,圍繞中心工作“公轉”、杜絕無效“空轉”、激發內生動力“自轉”、帶動黨員干部人才“共轉”,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
行勝于言戒空談。做任何工作都必須言必行、行必果。要把抓落實作為開展工作的主要方式,聚焦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長計劃、短安排、立即做,以集成化、項目化推進落地見效。組織部長要靠前指揮、親力親為,抓具體、具體抓,當好一線指揮員和“施工隊長”,保工期、保質量、保進度、保效果,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一勤天下無難事。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要聚焦主責主業,勤學勤思、勤行勤政,扎實做好理論武裝、選賢任能、強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項工作,不用揚鞭自奮蹄。
不日新者必日退。“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對中華民族創新精神的最好寫照。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解放思想,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跳出思維定式,進一步優化組織工作的理念、思路、機制、流程和方法,以改革的精神、求解的思維、創新的辦法推動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
嚴以治“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干部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三個之家”是管理之家、監督之家,必須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
重家教。《禮記·大學》曰:“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要強調“家”的教化作用,注重運用黨風黨紀和道德規范對黨員干部人才進行主動教育,明辨是非善惡、糾正偏差行為,筑牢為人為學為政的思想根基。
正家風。家風連著黨風、政風、民風。老一輩革命家都高度重視家風,習仲勛要求家庭成員和身邊工作人員以工作為重,勤儉節約,不搞特殊化。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父親的“拜壽信”中深有感觸地寫道,“我們從小就是在父親的這種教育下,養成勤儉持家習慣的。這是一個堪稱楷模的老布爾什維克和共產黨人的家風”。建設“三個之家”,必須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教育黨員干部抵制歪風邪氣、弘揚清風正氣,以良好家風帶動社會新氣象。
明家規。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要堅持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讓每個黨員干部都明白“七十二行,每行有每行的規則”,從制度規范約束的層面讓黨員干部遠離“河邊”、避免“濕鞋”,堅決防止跌倒在信仰缺失上、絆倒在權力魔咒下、醉倒在年少輕狂里、暈倒在眾星捧月下、栽倒在官商勾結中。
嚴家法。紀律規矩不是“樣子貨”,小到生活規定,大到政治紀律,必須嚴格落實。要把嚴的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完善從嚴管理監督干部制度體系,加強對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在疑聲入耳時多提醒、提拔談話時多敲打、信訪舉報時多詢問,對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零容忍,嚴肅追責問責,真正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
關愛暖“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是有情的黨,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組織部門說到底是做人心的工作,對組織要有感情、對工作要有激情、對同志要有真情、對群眾要有熱情,真正體現“家”的溫暖、負責、關心,讓黨員干部人才安心安身安業。
敞開家門。組織部的門是家門、不是衙門,是敞開的門、不是緊閉的門。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只見公仆不見官”的優良作風,著力建設開放的組織部門,暢通溝通交流渠道,真心實意敞開家門,歡迎常來“家”坐坐、常回“家”看看、拉拉“家常”,真正讓干部找到“家”的感覺,增強對組織的信任感和歸屬感。
傳遞家情。嚴管是最大的愛護,但嚴管不是把人管死,不是板著面孔、冷若冰霜,不是不近人情、冷酷無情,不是把干部隊伍搞成一潭死水、暮氣沉沉。要加強對干部的關心關愛,用心用情做好一點一滴、一枝一葉的事情,幫其所需、解其所困、消其所憂,讓干部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體現家寬。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黨員干部要堅持“三個區分開來”,以鮮明態度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落實容錯糾錯、澄清正名等規定,開展受處理處分干部“暖心回訪”,加強教育幫扶和跟蹤了解,防止“一過定終身”。
修身齊“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努力把各級組織部門建設成為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的模范部門”。《禮記·大學》所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人生進修的“八條目”,其中“修身”是重要前提和基礎。治人者必先自治,責人者必先自責,成人者必先自成。建好“三個之家”,必須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修黨性、修覺悟、修人格、修定力,持續打造模范部門和過硬隊伍。
修身學為先。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領。組工干部要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學習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社會、管理、生態、國際等各方面基礎性知識,學習同做好本職工作相關的新知識新技能,努力做精通業務的“政策通”、熟悉情況的“活字典”、一專多能的“多面手”、出謀劃策的“智多星”。
檢身若不及。自省方能自知,自省方能自律,自省方能自強。要大力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經常對照黨章黨規、初心使命、群眾期盼反躬自省,“晝之所為,夜必思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看淡“家產”,看清“家世”,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檢視自身、完善品行。
家和萬事興。“內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濟。”組織部門要發揮職能作用,講和睦、重和諧、聚和氣,切實把廣大黨員、干部和各方面人才有效組織起來,把廣大人民群眾廣泛凝聚起來,形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天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