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堅強力量。面對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時代考卷,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如何作答?近年來,羅莊區聚焦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平衡、帶動發展力度不夠等問題,打破就村抓村、就支部抓支部的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積極探索“連片共建”機制,推動黨建工作由“單打獨斗”向“抱團發展”轉變,形成“以點帶面、一線串珠、全域推進”的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新格局。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羅莊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趙子君。
記者:趙部長好,羅莊大力推進抓村連片、“抱團發展”出于什么考量,當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趙子君:圍繞解決村莊規模小、實力弱等制約鄉村振興短板的難題,我們通過落實村黨組織“連片聯建”發展要求,充分發揮地域相連、同軸同線、集中連片的優勢,推進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的建設。
我們整體思路就是共謀共建成合力、共管共享促發展。村黨組織“連片共建”,基礎在“聯”,核心在“建”,羅莊區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推進機制、村級運轉機制、基礎保障機制。按照黨建引領、資源共享、產業“抱團”、成果共創的發展思路,打破農村社區行政壁壘,成立實體化片區黨委。明確由片區黨委牽頭,一體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民生事業保障等重點任務,一體推進村民自治、矛盾調解、鄉風文明等村級事務,一體開展網格化治理,把各聯建村整合成“一張網”,提升治理效能。打造片區景區貫通的資源集聚平臺,建成產業項目36個,輻射帶動50多個村增收致富。全區村集體收入20萬元以上達97%,50萬元以上達60%,鄉村共富扎實推進。
記者:片區式推進是“連片共建”的重要抓手,羅莊區在鄉村振興示范片區上有哪些經驗?
趙子君:創新組織設置,統領片區發展“一盤棋”。羅莊區選擇一個區域內有發展潛力、特色示范效應明顯的村作為聯建片區,以強帶弱村、富村帶窮村、大村帶小村,推動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黨建工作新格局。選拔在群眾中威信高、能力強的村黨支部書記或者駐村第一書記擔任片區黨委委員,推動片區村建立“導師幫帶制”。西北村曾是落后村,在先進村黨組織的幫帶下,村級班子戰斗力顯著增強,村莊面貌如今煥然一新。
推進資源共享,畫好一體聯動“同心圓”。羅莊區委組織部聯合農業農村、住建、自然資源等10余個部門,在村莊建設、土地利用、產業布局等方面統籌規劃,一張藍圖統攬片區鄉村建設,有效避免資源整合力度不夠、重復建設問題。加強區域資源統籌,調動各方力量助力鄉村振興。通過“片區統一協商、各村組織實施”的原則,建立“片區黨委+黨支部+群團組織和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聯席會議制度,積極推行片區村“統一規劃、連片建設、共享共用”機制,統一實施涉及多村的連片項目,引導片區各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抱團”發展產業,凝聚鄉村建設“向心力”。堅持以產業項目為落腳點,立足各村在產業發展中的技術、人才、土地、項目、資金等不同優勢,互幫謀劃、互幫開發,抱團做大優勢產業。近年來,黃山片區黨委推動成立黃山柳編協會,協會與片區內企業、加工戶聯手,促使柳編產品從生活用具向附加值高的工藝品轉變,真正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現代柳編產業體系。將片區內優秀青年和在外人才回引,統一組織起來進行電商培訓,為片區培養300名左右的本土電商人才。為留下柳編鄉愁文化,片區黨委還建設了2處以柳編為主題的鄉村記憶館。
“連片共建”黨建模式還促進了區域共商共治,基層治理日見成效。片區各村黨組織以片區為整體,推行“片區共商”優化村民自治模式,聯合開展美麗鄉村示范帶共打造等活動80余場次。此外,還推行矛盾糾紛片區聯調聯解機制,動員有威望的老黨員牽頭成立13個“聯村調解室”,處置跨村糾紛60多件次,做到矛盾不上交。
記者:“連片共建”后,如何解決鄉村發展不平衡問題,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融,讓各聯建村一個都不落下。共富聯合體還有哪些具體措施?
趙子君:落實市委“用工業思維抓鄉村振興”要求,以“工農共富”推進產業延鏈強鏈,初步形成“以工促農、聯企興村”工農共富格局。
健全“以工促農”機制。瞄準農副產業加工,把企業辦到田間地頭,落地中豐產業園等項目9個,帶動就業600余人、合作社15家。塘崖大米新增4000畝,成功打入北京、上海、杭州市場,近期將與深農投集團合作,走上深港澳市民餐桌。編制“羅莊工農互促、城鄉共融片區”“傅莊工農文旅融合片區”規劃,計劃用2年時間集中探索實施城鄉工農融合集成改革。
創新“聯企興村”模式。探索股份富村、項目強村、金融助村、工業興村、產業立村、電商活村6種形式,構建“組織聯建、服務保障、產業帶動、互利相依”等模式。東潘墩村合作社帶領村民種植蘭花,線下進花木博覽城,線上進青雁直播間,股民年增收3萬元,村集體年增收28萬元。
拓寬“多元增收”路徑。建設一批投資大、效益好、帶動力強的優質項目,因地制宜發展“冷鏈經濟”,比如杏山湖村等5個村共建蔬菜冷鏈加工共富產業園;“飛地經濟”,比如廖屯村梅花鹿養殖,拓寬多元增收路徑;“循環經濟”,比如褚墩鎮瞄準秸稈回收、沼氣能源等,組建農業循環產業鏈黨委,為集群強鏈、振興鄉村夯基壘土。
本報記者 倪懷成
本報實習生 徐雨辰
冊山街道片區開展稻漁綜合種養。羅莊區委組織部供圖
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種植稻米獲得豐收。羅莊區委組織部供圖
駐村第一書記現場查看特色農產品種植。羅莊區委組織部供圖
黃山街道片區開發鄉遇半山文旅項目。羅莊區委組織部供圖
青雁人才帶領村民從事電商直播。羅莊區委組織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