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r hair頭發,face face臉……”每天清晨,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區九龍街道木匠溝村的學校里,總會傳出孩子們齊整整的朗誦聲。
“良好的教育是孩子們打開世界的一把鑰匙。”今年三月,張哲銘響應號召,前往木匠溝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作為高校選派的駐村干部,教育是他重點關注的問題,也是派出單位與自己的優勢所長。
經過走訪調研,他發現村里在教育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家長看護難、輔導作業難、孩子體育活動少,而且有些孩子讀完初中就停學走向社會等。
鄉村要振興,關鍵在于培養人,而教育會為農業發展和鄉村建設提供更多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了解到這些情況后,張哲銘發揮自己派出單位的優勢特長,在村里組織開展了鄉村振興智育幫扶活動,“首先就是要激發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引起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他說。
暑假,張哲銘順勢開展了假期公益托管班和體育文化活動班,這一想法得到了派出單位的支持。他回校招募了11名大學生和研究生,7月22日,為期5周的教育教學活動正式開始。
“每周一、周三、周五上午輔導孩子完成暑假作業,下午開展體育活動,周二、周四上午學習英語,下午觀摩英語原版電影,并開展交流會……”為了讓孩子們得到均衡的教育,他在課程安排上下了不少功夫。
張哲銘最喜歡的,就是在課后和孩子們的交流。“孩子們是有夢想的,只是忙于生計的家長沒有為他們的夢想點亮航燈。那么,就讓我來吧,我要在駐村期間,為孩子們埋下一顆努力拼搏的種子,哪怕影響到一兩個孩子,也是值得的。”張哲銘說。
在此之前,孩子們很少接觸到體育運動,張哲銘利用自己所學,給孩子們講解體育精神、體育項目和體育技巧,手把手教孩子們打乒乓球,不厭其煩地給孩子們示范標準動作,讓孩子們不僅得到鍛煉,還得到快樂。
“我最喜歡張老師給我們上體育課,特別是籃球課和足球課”“我喜歡乒乓球課”……13歲的雙胞胎兄弟王家豪、王子豪爭先恐后地說。
為了增加孩子們的鍛煉項目,他還自掏腰包為孩子們購買了跑步機、動感單車、乒乓球、籃球、足球等體育器材,得到了孩子和家長們的一致贊譽。
“下周,我們將給孩子們講解攝影技術,并讓孩子們把自己眼里的家鄉最美景色拍攝下來。無論是連綿的山峰、清澈的小河,還是綠油油的田野、藍天白云,通過發現家鄉美、拍攝家鄉美的活動,激發孩子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張哲銘說。
通訊員 沈敬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