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4月,國民黨頑固派掀起反共高潮,調集12個團15000余兵力,大舉進攻蘇南黨、政、軍領導機關和新四軍主力駐地——溧水抗日根據地,企圖使“皖南事變”在溧水重演。
這時,我軍處在頑軍緊縮的包圍圈中。南撤,是頑軍設置的“口袋”。北撤,頑軍設有兩道堵擊線。危急時刻,時任新四軍第16旅政委、中共蘇皖區黨委書記、蘇南區行政公署主任的江渭清等指揮部隊向北突圍,攻下回峰山、北經巷,殺出一條血路,突出重圍。
最終,新四軍第16旅以少勝多沉重地打擊了來犯的頑軍,粉碎了頑軍企圖消滅新四軍的陰謀,保存了蘇南抗日領導機關和新四軍主力,以繼續進行抗日斗爭。
如今,在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李巷村,依然留有江渭清舊居。舊居外有一個小院,院西為一組群雕,是根據村民回憶江渭清等人開會的場景創作而成。在他們旁邊還有一個小男孩和一只小狗的塑像,生動活潑,再現了當年新四軍駐扎在李巷時軍民魚水情的場景。舊居內的老舊八仙桌上有一盞煤油燈。當年,江渭清就是在煤油燈下與戰友們分析敵情,商量作戰方案,謀劃抗戰根據地的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江渭清來到江蘇領導地方工作,為江蘇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2000年6月16日,江渭清在南京逝世,享年9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