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總是被亂夢驚擾。每每從夢中驚醒,一身冷汗,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是的,兩年的駐村工作即將結束,到了要離別的時候,還是有很多放不下的人,割舍不斷的情以及未完成的事,多少有些心緒難寧、焦慮不安。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旅行,那么駐村這兩年,與我而言,是一段最特別的旅程,陪我共度這段旅程的村民與風景,都是獨一無二、刻骨銘心的。
這兩年路上的風雨,讓我感受真切。下村前,家人朋友都反對我參加駐村工作,一來,他們認為我的孩子還小,離不開媽媽的照顧。二來,對我這樣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城市生城市長的女同志來說,短時間突破自我去適應一個與之前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他們比較擔心。正如他們預想的那樣,駐村后,兒子因為一時適應不了媽媽不在家的生活,鬧了很長一段時間。而我自己呢,也確實面對了人生第一次被老鼠嚇哭、第一次整個人掉進田里、第一次硬著頭皮拉項目拉資金、第一次放下矜持直播帶貨、第一次赤腳下田插秧……駐村的日子里,開啟了我太多難忘的人生第一次。
這兩年路上的陽光,讓我能量倍增。因為我不在身邊,兒子慢慢變得獨立起來,不僅學會了照顧好自己,還會主動出錢出力給媽媽的幫扶村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我給幫扶村寫的原創歌曲,演唱都是兒子完成的,看著他漸漸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小小男子漢,我真是滿心歡喜。而我自己呢,也成長為和群眾打成一片,上山下田的“鐵姑娘”。看著村里的研學基地吸引來的游客越來越多、稻蝦連作規模越來越大、村辦公司經營越來越順暢、農產品銷售拉動村集體經濟效益越來越好,我對村里的未來感到信心滿滿。看著一個個新農村建設點、水利建設項目建設完成,一個個休閑廣場、黨建廣場在村里落成,一塊塊荒地煥然一新,我對村民們的幸福生活期待萬分。看著斷層已久的傳統民間活動“船燈”“獅燈”重出江湖、幫扶村的官方媒體號“粉絲”越來越多、村部墻上的金字招牌越掛越多,我對幫扶村的飛速進步感到歡欣鼓舞。
當村里孩子拿著榮譽證書第一時間跟我分享時,當烈日下得到村民送來的草帽時,當村民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有李書記”時,當工作、生活中得到無數村民幫襯時,當打開媒體賬號看到滿屏的鼓勵和感謝時……我知道,我跟這片土地結下了此生剪不斷的深情厚誼。
旅行中有上車就有下車,廣播室的那句“即將到站”已經響起。好吧,那就最后跟孩子們一起過個“六一”兒童節,最后跟村民們一起下田種地,最后為老人組織一場公益理發,最后來到老校長家的那棵枇杷樹前,陪他一起品嘗他心心念念要給我留的枇杷果……最后,就讓我把祝福留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吧!
江西省永修縣立新鄉中村村駐村第一書記 李也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