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靳書記心里,哭泉村就是他的家。”宜君縣哭泉鎮哭泉村村民曹太峰這樣評價靳康鵬。
“只有安下心、扎下根,才能當好群眾的參謀和助手,和村民們一起奔小康。”靳康鵬這樣看待自己肩負的使命。
靳康鵬是銅川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的一名普通干部。2014年3月,他被單位選派至哭泉村擔任扶貧工作隊隊長兼聯絡員。2015年8月,他擔任哭泉村第一書記。幾年來,他始終把群眾當親人,摸村情、抓產業,以為民的情懷、實干的精神、必勝的決心,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如今,靳康鵬不僅是2017年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宜君縣“優秀第一書記”“最美扶貧干部”,更是村民們時時念叨的親人。
困難群眾的暖心人
作為第一書記,靳康鵬深知,只有沉下身子,為群眾干些實事,真正幫助群眾脫貧致富,才能獲得大家的認可和支持。
2018年春節前3天,靳康鵬患腦梗的父親剛剛出院。為了兌現看望貧困戶的承諾,靳康鵬愧疚地辭別了父親,帶著自己買的年貨回到了哭泉村,給村里的7戶貧困戶拜年。看到靳康鵬出現在家門口,貧困群眾趙石山像見到了回家過年的親人。“靳書記連續3年在大年三十來看我,幫我拾掇房子,還給我送來了生活急需品。我真是從心里感激他。”趙石山說。
學醫出身的靳康鵬,針對哭泉村中老年人多、求醫不便的情況,把自己的電話號碼貼在村民家里,叮囑村民在生病或者有緊急狀況時給他打電話。
“要不是靳書記,我這條命估計都保不住了。”村民蔡紅全激動地說。2017年2月,身患肝病多年的蔡紅全被查出患有主動脈瓣脫垂及關閉不全。這種疾病極容易因主動脈破裂而危及生命。“靳書記得知后立即聯系了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去年3月我就把手術做了。”蔡紅全說。
利用專業特長,靳康鵬向上級爭取資金,為哭泉村建了一所功能完善、設備齊全的衛生室。他還把所有村民的病史資料,以及各個醫院反饋的村民體檢報告都收集起來,按病種分類,組織專家有針對性地入村檢查治療。
據不完全統計,靳康鵬先后聯系義診20余次,診療群眾4000余人次,發放家庭醫療包等物品300份,聯系愛心醫藥企業向村民捐贈總計4萬多元的藥品。
產業發展的領路人
靳康鵬知道,要讓哭泉村的村民真正擺脫貧窮,還得給村里發展產業。駐村后,靳康鵬堅持“一線工作法”,與村民同吃同住,了解村情民意;籌集資金重建村兩委會活動室,修訂完善各項民主管理制度;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教育,調動他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
為了找到哭泉村產業發展的突破口,靳康鵬組織哭泉村兩委會班子反復研討、論證,編制了《哭泉村發展工作計劃和三年幫帶提升規劃》,確定以鄉村旅游、特色農業為突破口,帶動哭泉村經濟發展。
哭泉村梁、峁、溝、壑縱橫交錯,有大片不規則的旱作梯田。利用這個優勢,靳康鵬結合宜君縣的旅游發展規劃,制定了哭泉村鄉村旅游服務業發展計劃。2017年8月,哭泉梯田文化廣場順利落成,當年接待游客2萬人次。景區發展帶動了村民就業,村里有4戶村民開辦了農家樂,12戶貧困群眾在景區打工。
梯田里的數千畝玉米,夏天是游人眼里的美景,秋天則是村民主要的收入來源。經過幾番考察,靳康鵬帶領村民建成了一座以玉米和礦泉水為主原料的玉米酒坊。此外,靳康鵬利用互聯網,累計向全國銷售玉米糝等農產品1萬公斤以上。“現在村民年人均純收入比原來增加了1000元。”哭泉村黨支部書記曹海盈說。
改良哭泉村的核桃品種,也是靳康鵬積極推進的工作。“哭泉村家家戶戶有核桃樹,但因品種不好,產量并不高。”曹海盈說。為此,靳康鵬去年帶領村民改良了2000多畝的核桃樹,其中為貧困群眾嫁接新品種核桃樹500余畝,并定期組織村民參加技術培訓。
2018年,靳康鵬又帶領村民流轉土地150余畝種植中藥材。此外,他爭取投資的近300萬元的光伏發電扶貧領跑項目順利落戶哭泉村并網發電,預計今年年底每戶貧困戶可分紅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