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80件提案聚焦鄉村振興,省政協委員建議——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創造了發展的奇跡,但城鄉生存與發展環境也出現了不平衡,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成為我們應對的抓手之一。”1月13日,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在成都開幕,一位省政協委員的觀點,道出本次會議的一個熱詞——鄉村振興。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日18時,大會收到提案568件,其中涉及鄉村振興的提案超過80件。
鄉村振興怎么做更有針對性?如何通過鄉村振興讓百姓獲得感更強?委員們紛紛給出意見建議。
□本報記者吳浩
抓手落點越來越精準
通過鄉村民宿改造讓更多農戶受益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的戰略工程,如何精準地找到切入點,使之能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委員將目光聚焦到區域精準化上。
“當前,我省藏區整體處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實現從推動脫貧攻堅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無縫對接,應提前思考謀劃。”省政協委員、省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周道平認為,有必要在我省藏區及早啟動鄉村振興試點示范工作,為深度貧困地區實現鄉村振興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徑。
周道平調研發現,甘孜州在推進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中存在資金需求難以保障、特色產業規模和總量“兩小”等問題。他建議,從省級層面啟動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試點示范工作,將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整體納入,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打造高原藏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樣板。
委員們同時關注參與群體精準化。“鄉村振興還需要發動其他社會力量。”省政協委員、省基督教愛國會副主席兼協會副會長蔡凌云建議,搭建社會參與平臺,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鄉村振興參與機制。同時,通過參與鄉村民宿改造、農業技術推廣、旅游開發等,支持鄉村發展。
“鄉村民宿改造”這個提議,和省政協委員、成都市政協副秘書長羅波的觀點不謀而合。“打造適合不同消費者群體、多層次多元化的鄉村民宿產業體系,是助推我省鄉村旅游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羅波說,近年來我省精品鄉村民宿旅游市場逐漸形成,但存在缺乏規劃引導、鄉村民宿與農商文旅融合層次低規模小等問題。“建議制定四川鄉村民宿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建立鄉村民宿利益共享的分配機制,通過特許經營、租賃經營、合作經營等方式,將無條件或未能直接參與鄉村旅游度假產品經營的農戶納入該區域的公共服務供給、輔助服務經營和資源采購環節中。”
布局視野越來越寬廣
鼓勵涉農專業學生在職提升學歷
“搶抓各地涉農職業教育發展是順勢而為、大勢所趨。”省政協委員、民盟省直巴中總支主委郭紅梅說,目前我省存在部分高職院校因生源差且辦學成本高,不利于自身辦學發展愿景,不愿開設相關涉農高職專業的情況。她提交了《關于出臺〈四川省各市(州)中高職院校增設助力鄉村振興涉農專業指導辦法〉的建議》,建議省級層面堅持多規合一,根據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規劃給予培養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涉農人才教育配套項目,給予中高職院校開設涉農專業補貼等鼓勵措施,支持、鼓勵訂單定向免費涉農專業學生在職提升學歷。
此外,委員們還關注產業布局。
“隨著城市固體垃圾和城市污泥的不斷增多,垃圾填埋不當和城市污泥處理不當造成的土地污染事故不斷增加,城市垃圾對鄉村的二次污染問題需要高度重視。”在致公黨四川省委提交的集體提案中,發展城市污泥綜合利用產業被關注。提案指出,減少污泥總量,并充分利用污泥中有用成分的資源屬性,促進污泥資源化利用,特別是減少污泥填埋量,避免城市污染源往鄉村轉移,是當前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為此提案建議,深入細化基礎性研究,做好資源化利用的前置性科學儲備。同時加大對基礎研究單位的投入力度,進一步促進高校、研究機構和生產單位共同努力,解決城市污泥的資源化利用問題。
是什么讓提案更實在
□劉志杰
熱情高漲、準備充足,這是出席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的委員們給我的感覺;“更實在”“更具體”,是同事們對委員們的提案和發言的看法。是什么,讓委員們的提案耳目一新、實實在在?
“今年提案工作情況報告統計了辦復率,比過去更務實”“政協履職靚麗名片,最終靠委員,我們要更加注重調研,進一步提高提案質量”……委員們在發言中贊同的,正是讓提案更實在的關鍵工作態度:務實調研,履職盡責。
如果說,“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教育”“醫療”是提案中“明”的關鍵詞,那么“調研”,則是隱藏在提案中關鍵的關鍵。很多委員在提案中提到了“基于調研”,也正是調研,讓委員們能始終站在人民中,聚焦真問題。
“鄉村振興要聚焦人”“政策已經規定,但落實中還有這些空白……”實實在在的話,就是最動人的兩會好聲音。兩會時間不長,發言時間有限,但卻凝聚了委員們一年來沉甸甸的思考。2019年,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是全面貫徹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部署的落實之年,遇到的問題只會更細更實。務實調研,履職盡責,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