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束加工現場圖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觀化鄉位于雅安市西部,距離城區中心20公里,幅員面積74.6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40個村民小組,農戶1738戶,總人口5377人。2014年通過“精準識別”核定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156戶504人,其中貧困村3個(觀化村、袁家村、麻柳村),貧困村貧困戶104戶339人。長期以來,缺技術、缺崗位成為制約鄉域農戶增收的一大因素。在脫貧攻堅決勝階段,觀化鄉搶抓發展先機,集中力量促就業、謀發展,大力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引進2條標準化線束加工生產線,為2018年觀化村、袁家貧困村脫貧摘帽提供有力的就業支撐。
抓機遇、破瓶頸,就業扶貧出新招。2018年,觀化鄉觀化村、袁家村2個貧困村將脫貧摘帽,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缺乏中長期保障。鄉黨委政府、觀化村“兩委”、九龍山農場在多方考察協調后,決定以九龍山農場為平臺載體,與四川泛華電器有限公司合作,投入社會資本1000萬元,引進線束加工項目,新建2條標準化線束加工生產線,提供80個就業崗位,帶動觀化、袁家、麻柳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37戶37人,非貧困戶30戶30人,擬輻射帶動毗鄰鄉鎮八步鄉農戶約10人,實現資源共享、利益共分,擴大觀化鄉就業扶貧的羊群效應。
穩收入、促脫貧,助貧增收有保障。觀化鄉線束加工項目以“企業收取定金、農戶簽訂合同、崗前集中培訓、逐步提高保底工資”的形式,激發貧困戶、非貧困戶參與線束加工的熱情,保障其利益。農戶在預報名時向企業繳納1000元定金(定金隨時可退),參加為期一個月的崗前集中培訓(培訓期工資1380元),正式入崗工作后采取逐月增長的形式,將保底工資從1380元提高至1800元,貧困戶工資性收入由“1800元+計件量”組成,預計可達到每月2600元至4000元,極大提高了貧困戶、非貧困戶中長期收入,為觀化鄉貧困村脫貧摘帽提供了就業扶貧的強有力保障。
觀化鄉作為被邊緣化的山區鄉鎮,在脫貧攻堅中一直謀求產業發展、狠抓就業扶貧,實現助貧增收的中長期保障。在下一步工作中,觀化鄉將繼續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發展壯大線束加工項目,探索可持續性發展的助貧增收項目。(作者為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觀化鄉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