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脫貧摘帽目標,近年來,甘肅清水縣大力實施基層組織戰斗力提升、村集體經濟增長、駐村幫扶滿意度提升“三大攻堅行動”,著力強化脫貧攻堅組織保障。
該縣以建強基層組織為重點,大力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優化提升行動,扎實推進村黨組織書記專職化建設,采取“留任提高、擇優選拔、選派鍛煉、回請外引”等方式,調整優化1/3的村書記,從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中選聘調整1/3的村文書,進一步改善和優化村班子結構。大力開展村書記“學政策、說脫貧、抓攻堅、曬成果”活動,提升村黨組織書記抓脫貧攻堅的能力。實施“153”黨員培養工程,推行發展黨員“四步法”,確保每個貧困村每兩年必須至少發展1名黨員。充分發揮已成立的產業黨組織引領作用,擴大產業黨組織覆蓋面。
為推進村集體經濟增長,該縣全面推進以“黨社聯建”合作社、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村級加油(加氣)站和扶貧車間為主的“一社三站一車間”建設,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用足用活中央和縣財政專項扶持發展資金,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全面落實各項增收措施,實行村集體經濟發展月報制,動態監測收入情況,確保今年10月底前70個未脫貧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面達標,力爭年底全縣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45%以上。持續跟進歷年補交黨費和縣財政扶持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監管,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增強村級組織加快發展的內生動力和“造血”功能。
結合機構改革,該縣動態調整優化幫扶工作力量,將最能打仗的人選派到脫貧攻堅一線主戰場磨煉。持續加大脫貧攻堅專項培訓力度,鄉鎮層面每季度組織開展集中培訓1次以上,駐村幫扶工作隊堅持每月培訓1次,著力打造一批懂扶貧、會幫扶、作風硬的扶貧干部隊伍。對擔當作為、實績突出的駐村工作隊員優先提拔使用,切實讓有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嚴格落實第一書記管理辦法和問責辦法,督促駐村幫扶工作隊員認真履行“十大員”職責,持續跟進激勵關愛和心理疏導措施,以常態化督查問效倒逼駐村幫扶工作隊員主動履職,不斷提升駐村幫扶工作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