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暯?/strong>
“打起攻堅戰,過起新生活;
唱起幸福歌,溫暖暖心窩;
財富有多少,要靠自己去奮斗;
沒有翻不過的山,沒有蹚不過的河;
心中有夢無難事,苦辣酸甜都是歌……”
年輕時就愛唱歌的江西省井岡山市神山村村民彭夏英,用樸素的語言把自己的脫貧感悟編進了歌里。山歌唱出了她的心聲,唱出了神山村村民的幸福感。
2016年2月2日,農歷小年,習近平總書記乘車沿著崎嶇山路、踏著冰雪來到神山村,他對鄉親們說:“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笨倳浾鎿礋崆榈脑捳Z,溫暖著村民們的心。
從此,這個位于黃洋界區域、平均海拔800多米的小村莊,仿佛被喚醒了,村民們不向苦難屈服的心被激活了。作為全市貧困程度最深的邊遠窮村,昔日“麻雀飛過不落地,挑夫進村不伸手”的神山村,不僅在2017年與全市一道率先在全國摘帽脫貧,還摘取了“全國文明村鎮”等桂冠,成了吸引各地游客紛至沓來的“神仙村”。
神山前傳:苦甲一方,唱不盡與窮困抗爭的辛酸
踏訪神山村,轉過數百道彎,繞過村口的山頭,當“面紗”被揭開的那一刻,記者被驚艷到了。
好一幅青山環抱的“美麗鄉村圖”!進村的石板路整潔古雅,白墻褐瓦的客家小樓錯落有致,溪水蜿蜒歡快地流淌,竹子做的水車悠然旋轉,村口、樹梢懸掛的紅燈充滿喜慶。對面山頭毛竹蔥翠,黃桃正值采摘期,三五成群的游客絡繹不絕,不時駐足留影。
這,還是曾經的那個神山村嗎?
據記載,神山村建村有200多年,曾因高山環拱,狀若城垣,故名曰“城山”,后又因客家方言諧音為“神山”,且村中四季云霧繚繞,猶如仙境,久之便被稱為“神山村”。在井岡山斗爭時期,這里曾是革命的主戰場,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0位。
大多數時候,神山村是孤寂的。盡管幾十年間,村里在不斷發生變化。但是偏遠的位置、險峻的山勢,阻隔了發展的機遇,使得神山村只能如蝸牛般緩慢前行。“神山是個窮地方,有女莫嫁神山郎,走的是黃巴路,住的是土坯房,穿的舊衣服,吃的紅薯山芋當主糧?!边@首順口溜唱盡了村里的悲苦困頓。
“從前,上到神山村的路只是一條狹長的泥巴路,村民挑著山貨到鄉里需要走三四個小時,逢年過節山下親戚來家一趟,都得在山上住一宿,第二天才能下山?!?8歲的老村黨支部書記彭水生曾因當面“給習近平總書記點贊”而出名,他熟悉神山村的一草一木,“2005年時,泥巴路變成砂石路;2007年,砂石路又變成水泥路,成為井岡山最后一個通水泥路的村子?!?/p>
“村里全是土坯房,破破爛爛的,每到下雨天,屋外下著大雨,屋里下著小雨,一半以上的房屋都會漏水,這是最讓村民頭疼的事?!迸硭貞浾f,年輕人不甘心“窩”在窮山溝里,能出去的都走了,一度只剩下30多名村民留守。
記者了解到,神山村有神山組和周山組兩個村民小組,共有54戶231人,2015年前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21戶,比例高達42%。
神山一變:路寬了房靚了,遏制發展的瓶頸被打破
乘著全國范圍打響脫貧攻堅戰的契機,帶著總書記的殷切囑托,以路為起點,神山村按下了脫貧奔小康的“快進鍵”。
記者沿途看到,平整寬闊的盤山公路通到了神山村口,公路邊有護欄,路上有減速帶,有會車點,入村處建有開闊的大型停車場,村部旁建了小型停車場,停滿了各種大巴車和小汽車。
“村里通往村外的路不僅拓寬到5.5米,全部鋪上了瀝青,還在村口新修了一條路,與原有道路形成小環線,神山村連接外界的大通道徹底打通了?!?016年,被村里脫貧攻堅的火熱干勁、積極向上的發展所感召,從外地瓷器廠高管位置辭職回村發展的彭展陽,擔任神山村黨支部書記,他告訴記者:“50人的旅游大巴車可以直接開進村,從村里開車到鄉里只需半小時?!?/p>
破解行路難的同時,“安居扶貧”工程也被提上日程。不能讓一戶貧困群眾住在危舊土坯房里奔小康。2016年初,市縣鄉組成的駐村扶貧工作組采取政府補一點、群眾出一點、社會捐一點、扶貧資金擠一點、銀行貸一點等“五個一點”的辦法,在不改變村落民居原生態的基礎上,先后對所有危舊土坯房進行維修加固和拆舊建新。
“這些樓房,是在土坯房基礎上改造的。”指著沿路的小樓,神山村駐村第一書記陳學林告訴記者,“先是在老房子外墻附上一層鋼絲網,然后用水泥涂抹加固,最后再粉成白色;屋頂的瓦片全掀掉,換成漂亮的琉璃瓦。這樣既保留了客家房屋特點,又使得原來昏暗的土坯房變成了安全舒適的新房。‘廁所革命’也已全面完成,每家每戶都建起了水沖廁所,衛生狀況大為改善。”
村里還大力推進環境整治,安裝了路燈,建起了休閑廣場,設置了紅色書屋,完成村內竹籬笆、村內廣播、旅游公廁以及污水處理系統的修建、改建。記者看到,家家戶戶門前都有垃圾桶,村里還設立了垃圾分類回收點。
村民樂呵呵地說:“現在我們就和城里人一樣,吃過飯可以和家人出門散散步,晚上大家聚在小廣場聊聊天?!?/p>
神山二變:有產業拿分紅,經濟收入有了堅實依托
天剛蒙蒙亮,彭夏英已經起床,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如今早已脫貧的彭夏英,向記者說起往事:“總書記來到我家,問我家里種了什么、養了什么、吃得怎么樣。每次想到這些,我就很感動。這兩年,黃桃產業、鄉村旅游全都發展起來了,我們全村人都不會忘記總書記的恩情,不會忘記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心和幫助?!?/p>
彭夏英與丈夫張成德勤勤懇懇,卻由于家里連續3次遭災,早幾年成了村里的貧困戶,“第一次遭災發生在1992年,我老公幫人拆房子被砸傷了腰,干不了重活;幾年后,家里省吃儉用蓋起來的房子,被雨水沖垮了;之后,我自己干活時又不幸摔傷,動了大手術。”她同樣清楚地記得,幾年來,市縣鄉三級派來的駐村扶貧干部挨家挨戶摸實情、問困難,與村民一起吃、一塊干,一起合計脫貧辦法。
為把農戶尤其是貧困戶牢牢拴在產業鏈、價值鏈上,實現長期增收致富,在充分征詢群眾意愿后,駐村干部利用生態優勢,確定發展以茶葉、毛竹、黃桃為主的特色種植業,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產業經營模式。
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幫扶下,神山村成功從外面引進了兩個專業合作社,一個是黃桃合作社,種植黃桃460畝;一個是茶葉合作社,種植茶葉200畝。通過上級產業扶持資金、部門幫扶資金、社會捐助資金的方式,為全村21戶貧困戶每戶籌集產業發展資金2.2萬元,入股到黃桃合作社和茶葉合作社當中。
“為了確保貧困戶的收益,規定了入股資金的分紅比例?,F在,每個貧困戶每年分紅在5500元左右?!瘪v村干部、茅坪鄉副鄉長李燕平說,有勞動力的村民投入到種植生產中還能獲得工資薪酬,參與土地流轉還會有額外的租金收入。
“在合作社打工,一天能掙120元,還能照顧家里,比在外打工強多了。”平時在黃桃合作社工作的村民彭青良說,一年僅務工收入就能達到1.5萬元,再加上年底分紅,家里的收入有了保障。
2016年神山村貧困戶人均年收入7700元,2017年達到8737元,2018年達到9600元,一年上一個臺階,成為了脫貧攻堅的樣板。彭青良自豪地說:“現在全村人均年收入接近2萬元,村里已經有了23輛小汽車?!?/p>
神山三變:有人氣有活力,村民搭上鄉村旅游“快車”
走在神山村中,只見游人如織,村民與游客熱情互動,好不熱鬧。
養蜜蜂、種黃桃、種茶葉、做電商、賣特產、生產竹筒酒、打糍粑……這幾年,看到商機的村民紛紛回村,搭上旅游產業“快車”。家家戶戶發揮自身的潛能,將客家風俗與鄉村旅游相融合,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好日子”。
全國各地的人們慕名而來,有前來考察的紅色培訓學員,有想看一看脫貧村新貌的游客,有帶來扶貧項目的企業家……人流、資金流、信息流不斷涌入,攪動著神山村這池“春水”,曾經凋敝的小山村活起來了。
“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過越甜?!痹谏裆酱澹螋亵我殉闪俗罹咛厣恼信坡糜误w驗項目。在紅軍烈士后代左秀發家門口,游客們相互搭檔,你一槌、我一槌,輪流砸向石臼中早已蒸熟的糯米。而在石臼的不遠處,立著一張2016年總書記來他家時與村民一起打糍粑的巨幅照片,“托總書記的福,來神山的游客很多,現在村民不用出門,坐家里就有錢進,一年少說也能掙六七萬元?!?/p>
在彭夏英家,一進門處放置著餐廳用大型保鮮柜。除了加入產業合作社外,她家還辦起了農家樂,一年下來農家樂收入10萬元,外加土特產、股金分紅等附加收入,比之前不足1萬元的年收入增長了10余倍。
為幫助村民脫貧,井岡山市緊扣“井岡桃源、好客神山”的定位,高標準編制了神山村總體規劃及神山谷旅游規劃,著力開發神山谷、雙龍潭、水簾洞等景點,將神山與八角樓、黃洋界等景區景點串聯起來,形成旅游精品線路,融入井岡山全域旅游。與此同時,當地研發了一堂“精準扶貧大講堂”體驗教學課,并開發重溫入黨誓詞、重走紅軍小道等主題活動,來神山培訓的學員大幅增加。
2018年,神山村共接待游客26萬人次,“預計今年將突破30萬人次,接待規模逐年上升。”彭展陽告訴記者,目前全村從事鄉村旅游等新業態新產業的共30戶,其中開辦農家樂16戶,打糍粑5戶,工藝品及土特產加工銷售7戶,發展民宿2戶,旅游從業人員近200人。返鄉創業的生力軍正成為神山村發展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神山歡歌:有奔頭有希望,小康路越走越寬廣
在神山村村頭的一面“笑臉墻”上,27張組成愛心形狀的人像照片迎著陽光笑得燦爛。村里經常在節慶期間舉辦民俗表演、紅色故事講演等文化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并且已經舉辦了兩屆黃桃節。村集體給每個村民都上了醫保和大病醫療保險。
窄路變寬路、舊房變新房、農民變股民、山區變景區。從過去依靠“一把斧子、一把刨子、一把鋸子”養家糊口,到現在依靠“一桌佳肴、一份特產、一塊果園”實現脫貧致富,神山村正在發生著美麗“蝶變”,而每一位村民的生活和命運也在悄然改變——
年近七旬的左秀發多年的哮喘好轉了,身體越來越硬朗,每天堅持晨練,以前的“渾身無力”變成了“勁頭十足”。漫步在整潔干凈的通村公路上,看著賞心悅目的村莊新景,他一臉愜意地感慨:“以前看云,覺得是愁云密布,現在看卻是美麗風景,神山村簡直變成了神仙村!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要是再次見到總書記,我要告訴總書記,我們現在真的過得很幸福。”
左香云2018年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父親交代他:“你要堅守好你的職責,為更多的人帶去幸福!”而他15歲的兒子、就是當年考察調研時一直跟在總書記身邊的那個小男孩,2016年“小升初”時考出了全市第5名的好成績,今年中考考出了706分的高分。
彭夏英家為了配合村里發展黃桃、茶葉產業,率先賣掉了經常闖入種植基地啃食的黑山羊;家里收入增加后,讓村委會把原來政府扶持她家的優惠政策,給了村里其他貧困戶……“死水不經舀,活水才能長流。黨和政府只能扶持我們,不能撫養我們?!边@兩年,她榮獲了全國脫貧攻堅獎等多項榮譽。彭夏英在房屋門口掛了一副對聯,上聯是“翻身不忘共產黨”,下聯是“脫貧全靠習主席”,橫批是“共產黨好”。
彭展陽告訴記者:“眼下神山已經完全脫貧,村里更多考慮的是可持續發展問題。只有把村集體經濟做大做強了,才能實現高質量的脫貧、高質量的奔小康。日后的神山歡歌笑語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動聽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