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工作已到克難攻堅和啃硬骨頭的關鍵時期,貴州遵義市播州區樂山鎮通過找準發力點,助力脫貧成效,同時組織業務骨干和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對全鎮貧困對象摸排走訪,并制定詳細扶貧工作推進方案,落實好“五我”工作法,全力助推我鎮脫貧攻堅工作又好又快開展。
一、我認親戚常上門:“腳上沾有多少泥土,心里就沉淀多少真情”。樂山鎮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跑田埂、翻山嶺,進村入戶,問困難問需求,聽意見聽建議,提供政策解答、法律咨詢、技術指導等服務,做到貧困對象“訪”到位,讓群眾順心。掛包干部以實際行動踐行“干群一家親”,加強與貧困戶結對親戚的民俗了解,駐村干部每月開展“六個一”活動(既打掃一次衛生、吃一頓農家飯、核實一遍信息、排查一遍問題、落實一套措施、做一次政策宣傳),不斷增進與幫扶對象的感情,做到一次結親、終生結緣。詳細了解結對戶基本信息、身體狀況、生產生活、收入水平以及住房等情況,宣傳黨的好政策,并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住房、就業、醫療等實際困難。摸底子、換腦子、搭梯子、引路子,鼓勵結對戶要樹立信心,積極面對生活,學習和掌握更多致富技能,把日子過得更好。
二、我為親戚講政策 :為進一步提高精準扶貧政策知曉率和滿意率,著力為全鎮脫貧攻堅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和精神支持,駐村工作隊和掛包干部入戶宣傳扶貧政策,傳遞黨的好聲音,把黨的政策宣傳到位,同時再次深化群眾對“五個一批”、“六個精準”、“八個到位”和結對幫扶等脫貧措施的認識,確保脫貧摘帽工作取得實效。
三、我幫親戚算算賬 :掛包干部年初擬定計劃,制定幫扶措施,每月開展走訪記錄工作。按照“五個一致”標準和幫扶措施精準,找準致貧因子卡點,通過技術培訓、產業發展、就業推薦、教育扶持、醫療救助和易地扶貧搬遷等措施,幫扶貧困對象取得的成效和經濟收入,年底進行總結算賬。
四、我替親戚找路子: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近年來,樂山鎮深入推行脫貧攻堅實行領導干部聯村、駐村干部負責全村精準扶貧調查摸底工作。幫扶干部結合實際,找準致貧因子,科學幫扶,一戶一策落實幫扶措施,切實為貧困戶找準脫貧路子,確保扶貧產業落地。我鎮成立“三級聯動”督查機制,既通過掛包干部先“摸排”走訪,然后村級交叉督查摸排,最后鎮級成立業務骨干組進行全鎮摸排。根據大走訪情況,結合各村實際,從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兩不愁三保障”補短板、民生問題等多方面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幫扶規劃,貧困村、貧困戶都有脫貧路子,我鎮緊盯市場風向標,引導貧困群眾培育特色種養產業。
五、我助親戚奔小康 :產業是脫貧之基、致富之源。樂山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在產業發展上“幫”到位,讓群眾舒心,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致富”。我鎮發展白茶1000余畝、蔬菜10000畝、辣椒10000畝、經果林10000畝、生態漁業500畝。通過發展經濟產業,鎮黨委和各駐村工作組聯合行動,先后同遵義醫學院、遵義市保健院和遵義多家超市簽訂蔬菜供銷協議,同時引進遵義思憶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遵義華利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家農業公司,切實幫助貧困戶找準脫貧路子,幫扶發展資金,使精準扶貧真正能脫貧致富。
堅持因戶制宜、因村施策,科學制訂幫扶計劃和分類落實幫扶舉措,確保幫扶對象、幫扶責任人、幫扶項目“三落實”。鎮黨委明確駐村工作組要對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實施“造血式”幫扶,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并幫助他們選準就業崗位、找準創業項目,就近就地就業,或引導他們發展家庭工副業項目;對“零轉移”貧困戶,更要優先進行培訓,提供就業崗位,幫助實現穩定就業;對無勞動能力貧困戶,要充分整合低保、助殘、扶孤、養老、醫療、教育等救助資源,實行政府“兜底式”救助,切實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總之,要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事關全面小康的如期實現,事關黨群干群關系和黨的執政地位,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作為基層黨委,樂山鎮積極創新“黨建+脫貧攻堅”模式,通過幫扶,使貧困戶早日脫貧、真正脫貧,貧困發生率已由2014年的8.1%到2019年全部出列,確保2020年脫貧攻堅清零工作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