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縣待補鎮野馬村壩子,曾經的沼澤地被改造成為適合種植的良田。
頭回主動找政府,返鄉創業的呂國偉很忐忑;頭回種荔枝,帶頭發展產業的黃朝光留了個心眼;頭回到亞洼瑪,本地干部楊海春也被偏遠村組的貧困震驚……這些干部群眾的頭一回,恰是云南未摘帽縣錨定如期脫貧目標,補齊就業、產業、易地搬遷最短板的縮影。
截至去年底,云南尚未脫貧摘帽的還有9個縣(市)。人口大縣曲靖市會澤縣、昭通市鎮雄縣、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聚焦貧困群眾的就業問題,確保大家有的干有的賺;偏遠山區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邊苗族自治縣、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發力產業,因地制宜找方向,切實保障貧困戶長期收益;山高谷深、直過民族眾多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福貢縣則著力易地搬遷“搬得出、穩得住”。
9縣(市)貧困情況各有差異,穩定實現脫貧著力點各有不同。
人口多就業壓力大
疫情突發影響務工
引進來、送出去,外出務工逆勢增長
【案例】頭回主動找政府,呂國偉很忐忑。
“原本只想給自己找份活干,沒想到被街道干部一勸,成了帶著大家一起干。”會澤縣云露工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呂國偉,剛剛從資深農民工變成扶貧工廠負責人。
幾個月前,看著越來越多貧困戶再次邁出外出務工的腳步,呂國偉也曾猶豫。剛剛搬進縣城,上有老、下有小,不務工,吃啥?要務工,干啥?
他決定去街道碰碰運氣。“你務工多年,見過世面,可以帶頭干!”以禮街道黨工委書記楊林聽明來意,動員呂國偉創業。
“咱們安置點最不缺的就是勞動力,留守老人和婦女多,你找點不耽誤他們照顧家的活計,工資稍微便宜點也有人干”“廠房都是現成的,前幾年給你免房租。工人咱們政府幫忙組織,要是需要培訓,縣人社局還有項目。”楊林說完,呂國偉動心了。
5月,公司正式開張,主營加工錫箔紙和分揀麗江雪茶。客戶支持扶貧工廠,一個多月,已加工錫箔紙100多萬張,分揀茶葉2噸,加工費收入8萬多元。
像這樣的扶貧工廠,在云南有2000多個。
【挑戰】一些縣人口眾多,就業壓力大。受疫情影響,不少貧困勞動力務工收入減少,部分人“無工可做”,返貧風險較大。
【舉措】與會澤縣一樣,鎮雄縣人口破百萬,工作重點瞄準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春節前,當地就與浙江永康、廣東東莞、安徽蕪湖等勞務輸入地聯系,派遣隨車干部,包車把務工人員點對點直輸各地。
“服務外出務工人員,需要繡花功夫。”鎮雄縣人社局局長王萬輝介紹,這段時間,縣里將受疫情影響返鄉的貧困勞動力就業作為重中之重,一方面及時掌握在外務工人員的就業動態,多渠道拓展和儲備崗位,為失業換崗人員供崗;另一方面為返鄉人員做好服務,精準做好技能培訓、送崗上門,積極組織外輸和安排本地就業。
貧困勞動力不是“包袱”,而是社會財富。在廣南縣,充裕的勞動力成為招商引資的名片,不少鞋服企業落戶。貧困勞動力園區內就業補助、入園區鞋服產業生活補助、農村勞動力交通補助……當地打出幫扶貧困勞動力就業組合拳。回鄉過年的貧困戶李艷梅本想年后外出務工,可沒想到遇到疫情。前一陣,政府牽線搭橋,把她介紹到縣城的宏發鞋業,每月工資3000多元。
為優先幫助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云南出臺若干意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做好穩就業工作。目前,全省外出務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逆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