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頭大、鮮嫩多汁、飽滿晶瑩、酸甜可口。”10月26日,走進三江侗族自治縣丹洲鎮板江社區鐵爐屯百畝紅冠柚產業園暨“一帶二幫三·先鋒促脫貧”黨員帶富示范基地里,金黃色的柚子掛滿枝頭,基地負責人褚慶華熱情地給游客介紹“紅冠柚”的口感,果農們忙于摘柚、挑柚、裝柚,田間地頭一片豐收的喜人景象。
褚慶華是丹洲鎮板江社區黨總支部書記。近年來,褚慶華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發展柚子產業為支撐,引領當地貧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道路。
當好“主心骨”,黨建引領強基礎。板江社區共有78戶貧困戶,貧困人口近400人。為了讓大家早日脫貧,身為黨總支“主心骨”的褚慶華牢牢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在摸清村情民情后,探索以“圖表法”模式開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支部建設、黨員管理等工作,有效提升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和黨員帶動力、影響力。2020年,板江社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從2017年的5萬多元提升到23萬余元。
當好“領頭羊”,產業發展助脫貧。作為一名黨員致富能手,褚慶華于2014年組織注冊成立“三江縣鼎冠柚專業合作社”,采用“黨支部+合作社+基地+黨員+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120多戶農戶加入合作社,其中貧困戶26戶,輻射帶動周邊4個村發展柚子產業3000多畝。在褚慶華率先垂范下,支部涌現出了李永基、韋顯平、楊華周等多名黨員致富帶頭人,帶動10戶貧困戶戶均增收3000多元。“我種有5畝柚子,合作社給我們提供技術、苗木、肥料幫助,一年有3-5萬元的收入,今年脫貧了。”丹洲鎮板江社區鐵爐屯建檔立卡貧困戶李梅激動地說。
當好“踐行者”,農旅融合繪藍圖。褚慶華是一個頭腦靈光的人,通過摸索實踐,以“支部帶動產業,黨員帶頭創業,群眾自愿參與”的模式,創建“紅冠柚產業園”特色農業觀光園,打造出“柚子+旅游”產業發展模式。為打造品牌,褚慶華培育出了“金黃柚”“紅冠柚”等多個獨有新品種,并申請“百年丹洲柚”品牌商標,落地“柚香小鎮”。“合作社帶我發展柚子產業3畝,一年有2萬元收入,不忙的時候就到觀光園務工,每天得100元,我家2019年脫貧了。”丹洲鎮板江社區脫貧戶賁運明一邊忙著手中的活一邊說。據了解,觀光園每年接待游客1萬多人次,收入達20余萬元,還聘請周邊100余名貧困群眾務工。
褚慶華只是三江黨員帶富的一個代表,近年來,三江侗族自治縣持續推行“一帶二幫三·先鋒促脫貧”黨員帶富工程,堅持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做到每個貧困村都有黨員致富帶頭人,為群眾搭臺子、找路子、出點子,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截至目前,全縣培養黨員致富帶頭人300人,帶動600多戶貧困戶實現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