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靈武市聚焦“一抓兩整”示范縣鄉創建行動,在農村提出“雙強雙富雙美”目標,通過強組織強治理,富集體富群眾,美鄉村美鄉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步伐更穩更實。
強組織強治理,鄉村振興“引擎器”更加強勁。高質量完成全市70個行政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70個,培育致富帶頭人1692人,鄉村振興“頭羊效應”持續顯現。選派新一輪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88名,搭建高素質干部梯隊。建強基層組織,在郝家橋鎮試點成立銀川市首個村級黨委(涇靈村黨委),郝家橋鎮涇靈村立足農業產業發展實際,探索村、企業、合作社“抱團發展”路子,實行組織聯建、資源共享、共同發展模式,促進村與村、村與企業快速融合發展,以黨建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舉辦全市新任村(社區)“兩委”干部等5期培訓班600余人。組織106名鄉鎮(村)書記開展全市農村黨建“互觀互學互比”活動,掀起黨建工作和重點工作比學趕超熱潮。
富集體富群眾,鄉村振興“硬基礎”更加夯實。出臺《靈武市關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并配套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管理辦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獎勵工作方案和靈武市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聯席協調機制等,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措施更硬、目標更清、底氣更足。建成“兩個帶頭人”示范基地14個,聯動全市設施蔬菜示范基地、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草畜產業示范基地、移民增收示范基地、設施林果示范基地等“五大產業”基地建設,收益群眾達11.5萬人次。2021年新爭取自治區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5個,到位資金500萬。胡家堡村、河忠堡村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發展勢頭強勁,典型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
美鄉村美鄉風,鄉村振興“有面子”更“有里子”。發揮星級考核“指揮棒”作用,5個村因人居環境整治排名靠后被降星,倒逼工作責任落實。推行實施農村黨員“三亮三定三積分”,引導黨員在移風易俗、廁所革命等重點任務中作表率,以良好的黨風轉作風帶民風,白土崗鄉火城子村、臨河鎮二道溝村等一批示范村、先進村不斷涌現。持續開展“共產黨員家庭掛牌”,增強黨員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儀式感。授牌黨員紛紛表示:這是我們的榮譽牌,更是監督牌,身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肩負使命,擔當責任。今后,會從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做起,履行黨員責任,樹立黨員形象,為美麗鄉村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