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浙江省、杭州市防御臺風“煙花”工作會議后,杭州市委組織部第一時間傳達部署、發出通知,號召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市縣鄉村四級黨組織集結10余萬名黨員干部聞“汛”而動、沖鋒在前,組建3700多個“黨員志愿服務隊”、2600多支“黨員應急突擊隊”,全力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防御,積極參與各類搶險、救援工作,讓黨旗在防臺抗汛一線高高飄揚。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挺起防臺抗汛“主心骨”
“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準備,以防大災迎大考的要求做好防臺防汛工作。”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帶頭深入地鐵車輛段、排澇泵站、在建工程項目等地指揮防臺抗汛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忻向全體市民和赴杭朋友發出溫馨提示,希望大家攜手奮力奪取防御6號臺風的全面勝利。相關市領導分赴聯系區(縣、市)和西湖風景名勝區駐點并開展防汛工作。
市縣鄉村四級黨員干部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層層壓實各級領導干部防臺抗汛崗位責任,全市上下形成定人、定崗、定時、定責“四定”巡查工作機制。西湖區15名區領導聯系11個鎮街,開展督察暗訪,帶動各部門迅速行動。建德市嚴格落實市領導包鄉走村、鄉鎮領導包片抓村、機關部門領導組團包干、村社干部包戶到人的“四包”制度,帶動5000余名黨員干部、2500余名志愿者深入一線開展幫扶。
織密組織 搭建堡壘
建強搶險救災“攻堅連”
蕭山區進化鎮遭遇暴雨,王家閘張家橋自然村的部分點位,水位已淹沒村道。61歲的老黨員葉會堯撐起自家的小船,開始快速救援。短短2個多小時,10多個受困在家的村民被平安接出。同時出動的還有各村組織的25支黨員沖鋒救援隊,動員全鎮超過700名鎮村黨員干部和普通黨員群眾自發參與防臺救災。
全市各級黨組織緊盯汛情、雨情、水情變化,上下左右協同聯動。在余杭區,1支區級綜合救援隊伍、14支部門隊伍、12支鎮街隊伍、1支社會救援隊伍,第一時間筑起堅固基層防線。臨安區湍口鎮8支黨員應急小分隊對轄區各條河段進行24小時全時段巡查。拱墅區衛健部門的3支黨員醫療應急隊從避難安置點醫療保障到消殺防控,從開設心理咨詢專線到健康宣教,為73個安置點“保駕護航”。
沖鋒在前 守土盡責
豎起抱團作戰“先鋒旗”
“七堡江堤有情況,請派人支援!”24日晚9時許,上城區彭埠街道喊潮隊隊長符建偉向街道防汛指揮部報告了一則險情。短短10分鐘內,街道人武部和執法中隊的30多名黨員干部趕到現場增援,用1000余個沙包率先壘起了抗擊潮水的“銅墻鐵壁”。
各級黨組織帶領共產黨員沖鋒在前,深入開展“一名黨員一幢樓”“一面黨旗一個村”等行動。7月25日上午,桐廬縣桐君街道梅蓉村村民反映家中斷電。國網桐廬供電公司紅船共產黨員服務隊迅速集合,冒雨開展搶修,及時為居民恢復供電。面對安置人員多、安置點緊缺的難題,臨平區住建局果斷將269個在建工地全面叫停,目前,4萬余人已全部完成轉移。
智慧賦能 持續激勵
打造勇立潮頭“排頭兵”
“春暉社區居民反映部分老舊小區房頂瓦片破損,臺風來臨時存在高空墜物風險。”富陽區城管局通過“民呼必應”數字平臺接單后,立即組織人員開展排查處置。該平臺共收到群眾報送各類汛情信息900余條,有效處置890余件,平均辦理時間4.3小時。
全市各級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結合“先鋒領杭”黨員雙報到活動,下沉鎮街、村社、企業,參與防臺抗汛。各級組織部門還與應急管理部門等職能單位建立快速反應、聯動協調機制,運用智慧手段,做到第一時間響應。同時,把防臺抗汛一線作為鍛煉培養黨員干部的重要載體,注重在第一線考察了解黨員干部表現情況。建德市建立防臺抗汛 “干部檔案”,考準考實干部現實表現,并作為評優評先、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