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級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共交易項目8.7萬筆,交易金額118億元,溢價金額3.2億元,同比增加11.1%,交易數量、交易金額、交易活躍度均居全國前列。
江蘇省農村產權交易信息服務平臺交易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共有17萬人(單位)次報名參與項目交易,最終交易成交方屬于小農戶的占71.7%。交易金額居于前三位的品種是土地經營權、集體經營性資產、涉農資金項目,占總交易金額的90%以上;交易數量居前三位的是涉農資金項目、集體經營性資產、土地經營權,占總交易筆數的85%以上。
據介紹,近年來,江蘇大力推動農村產權交易線下線上協同發展。目前,全省111個涉農縣(市、區)、1208個鄉鎮(街道)均已建立實體交易場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推行農村產權線上交易,引入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聚合支付等新技術,探索開展“云簽約”。上半年,全省線上交易項目達1.6萬筆,金額28.8億元。
衍生服務日益多元化是江蘇農村產權交易穩健發展的另一特色。通過開發抵押融資登記系統,打造農村產權“互聯網+交易鑒證+他項權證+抵押登記”抵押融資鏈條,上半年全省共發放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245筆,貸款金額5.2億元。為更好實現農村產權交易信息服務平臺大數據作用,江蘇首創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交易價格指數發布制度,規范、引導、服務全省各地農村土地流轉交易。
江蘇省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站長李明說,按照公益性定位、市場化交易、規范化運營的要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全省農村產權交易的形式、內容、成效均在不斷豐富和提升。今年6月,江蘇省內首筆農產品(小麥)銷售線上交易在海安市大公鎮通過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完成交易競價,最終成交額40.26萬元,溢價率6.09%。此次交易的順利完成,不僅擴大了農村產權交易品種和服務范圍,更為生產者、收購商暢通了農產品購銷渠道,減少了村集體存儲農產品損耗和收購者挨家挨戶收購成本,實現了農村產權交易的多贏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