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拔怒放的向日葵,金黃翻滾的層層麥浪,白色的戰馬在飛奔,一群新四軍女戰士穿行在田埂上……10日,在江蘇溧水區白馬鎮紅色李巷周邊的朱崗村向日葵花海中,一幅“戰地黃花分外香”的場景,成為“金色大地——葵花田里的藝術展”的天然展廳,藝術走進田園、大地,讓人感受到美麗鄉村建設、紅色教育培訓基地的現代氣息。
30畝的向日葵花海一片金黃,向陽而生的葵花開得熱烈奔放,與李巷紅色初心契合。1938年至1945年的8年間,新四軍東進蘇南并在紅色李巷這一帶生活、戰斗、訓練,為這里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周邊村落外墻涂上了五顏六色的葵花墻繪,還為游客準備了白馬當地特色農副產品展銷,人們在花海中散步、拍照,留下一片歡聲笑語,在賞花的同時也能看到青山疊翠、靜謐美麗的自然和人文風光。
葵花田里的巨幅噴繪上,向日葵、芙蓉、菊梗等各色花朵重重疊疊,鋪滿整個畫面,怒放的張力躍然紙上。這幅名為《秋意正盎然》花卉工筆畫的作者是著名畫家喻慧,她告訴記者,去年疫情期間,朋友送了她一束向日葵,像陽光一般燦爛的金色花朵激發了處于隔離、孤獨和忐忑中的她,她花了兩個多月,創作了兩米見方的《秋意正盎然》。在一次閑聊中,她覺得展示這件作品最好的地方不是美術館,而是向日葵田地里,于是溧水區白馬鎮與她共同策劃了這次藝術展,讓藝術化的花卉繪畫回到生機無限的田園大地。
“在畫室里,我覺得《秋意正盎然》的顏色已經足夠濃烈,然而當它被放在向日葵花海中,色彩仍然顯得淡,和人相比,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藝術家?!庇骰壅f,“這幅作品就是疫情下對蓬勃生命的歌頌,面對災難,藝術應該有療愈功能,而現在,這件作品和這次藝術展,都應該像一粒種子被種在鄉村,為鄉村營造藝術的氛圍,為人們帶來藝術的浸染。”
當天還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沉浸式演出,在滾滾麥浪的田園間,音樂家們伴著蟲鳴鳥叫、花草“呢喃”,演繹美妙動聽的田園合奏。有鏗鏘有力的非洲鼓表演,有婉轉動聽的琵琶演奏《青花瓷》,有慷慨激昂的合唱《我愛你中國》《冬天里的一把火》,有女高音《左手指月》,還有五月藝術公社創作的合唱《金色花海》……觀眾除了游客就是村民,他們開心地鼓掌、喝彩,拿出手機拍照錄像。
該鎮相關領導告訴記者:“紅色李巷是蘇南抗戰的指揮中心,是從未丟失的紅色保壘。以紅色李巷為中心,周邊約5公里半徑內,集聚了較多的紅色遺址遺跡。這次活動,不僅活化了紅色資源,營造紅色李巷周邊戰地黃花分外香的自然場景,更是擴大了黨史學習教育的主陣地,形成以紅色李巷為中心的串點成線、串景成片紅色資源集聚的新片區,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