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展示村里的大蘿卜。
大年初三,北京冬奧會火炬接力現場,出現了一名少數民族基層干部的身影,她就是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寧。
在張家口賽區張北縣小二臺鎮德勝村火炬傳遞點位,楊寧是第五棒火炬傳遞手。看到德勝村一排排整齊的樓房、村民紅紅火火的日子,楊寧深受感染,激動地表示:“我要把奧運拼搏精神帶回苗寨,努力跑好鄉村振興‘接力棒’。”
江門村的鄉親們為“女當家”傳遞火炬的風采點贊,一連串“大拇指”“撒花”表情包在群里刷屏。2月4日,回到家鄉的楊寧以肺腑之言回饋大家的祝賀,“作為一名基層干部代表,能參加北京冬奧會火炬傳遞,既倍感榮幸,也增添了沉甸甸的責任。”
江門村地處廣西第三高峰元寶山山麓,距融水縣城60公里,因峰陡路險、交通不便,曾是深度貧困村。2010年大學畢業后,楊寧回到家鄉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她一門心思帶領村民尋找脫貧路子,組織留守婦女成立了“苗阿嫂”種養專業合作社,牽頭創立“苗村倌”農產品電商服務中心,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900多萬元,使江門村村民順利摘掉了貧困的帽子。2021年元月,楊寧高票當選為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大年初五,廣西百色發生新冠疫情,深山里的苗寨隨即拉緊了“防控網”。楊寧帶著黨員干部走村串巷,做好防疫宣傳、帶隊設卡值守……還抽空到鄉村振興直播間,啟動了新春首場農產品直播帶貨,“在云端的梯田上,溝壑清泉里,苗家人經營出自己的食材花園……”
參與直播的村民董艷芳說了一句掏心窩的話:“之前總覺得只有外出打工才能苦到錢,現在楊書記幫我們找到了另外一條路,就近帶貨,掙錢又顧家。”
虎年開新篇,除了線上帶貨,村里的農產品加工車間也已動工,“要讓村里的原生態農產品在車間‘梳妝打扮’后再出山,賣出更好價格。”楊寧深信,就像火炬傳遞那樣,鄉村振興路上,只要努力將每一步走實、跑好,江門村的未來,一定更美好。去年底,村里的泉水西瓜產業路已修建完成,還安裝了200多盞太陽能路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