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青海省鄉村振興局長會議上獲悉,去年以來,青海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成果全面鞏固、民生保障持續提升、有效銜接平穩有序、鄉村振興扎實推進。
去年,青海建立“2411”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聚焦“三類人群”,出現情況,及時發現、及時干預、及時消除,年度各地風險消除率均保持在75%以上。對照“四個不摘”重大要求,制定“1+5+7+N”有效銜接政策體系,按照平穩有序過渡的原則,做好各類政策的調整、優化和延伸。年度落實中央和省級財政銜接資金64.4億元,較上年增長10.7%,實施各類銜接項目1782個。
全省15個原深度貧困縣全部被納入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結合省情實際確定了10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出臺22項省級幫扶支持舉措,將年度財政有效銜接資金的68%投到重點縣,加快補齊區域性發展短板。自下而上選取39個鄉鎮、225個村(場)開展鄉村振興試點,通過先行先試、以點帶面,積極探索具有青海特色的鄉村振興方法路徑。年內新改建農村廁所3.46萬座,支持建設300個高原美麗鄉村,完成16個村生活污水治理,鄉村整體面貌不斷提升。精神脫貧成果持續鞏固深化,脫貧群眾增收致富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今年是五年過渡期的第二年,各項工作也將從去年的頂層設計轉向全面推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共同富裕方向,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擺在突出位置,政策層面將持續抓好“1+5+7+N”有效銜接政策體系落實落地,保持各類普惠性政策總體穩定,繼續做好優化調整工作,堅決防止政策“急剎車”,造成規模性返貧。同時,緊緊抓住產業這個關鍵和就業這個根本,促進農牧民群眾持續穩定增收。著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扎實做好穩崗就業、持續抓好搬遷后扶持、嚴格扶貧資產管理,鞏固成果,促進群眾穩定增收。確保脫貧群眾收入增速高于當地農牧民收入增速,穩步推進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和農牧區社會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