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近日召開的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暨駐村幫扶工作會議上獲悉,截至2021年底,自治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8.5億元,較2016年翻了一番。
2016年以來,中央和自治區持續投入財政資金扶持1850個村發展集體經濟,項目覆蓋率達86%。自治區83.8%的行政村實現穩定經營收益;5年累計消除“空殼村”1682個。各地圍繞自治區確定的重點產業和本地特色,已探索形成多種發展模式,其中,35%為特色種養型、33.2%為參股經營型。
據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5月以來,寧夏完成三級新老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壓茬交接工作,全區共向1870個村(居)選派駐村幫扶干部4244名。新一輪駐村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各選派單位共投入幫扶資金7.3億元,實施項目1122個,受益群眾132萬人。
2022年,寧夏要求各地堅持“提升富裕村、壯大一般村、扶持薄弱村、消除空殼村”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多元發展,積極探索有效形式、經營方式、發展項目,年內消除所有集體經濟“空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