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以來,安徽省池州市選派307名干部扎根106個脫貧村和重點村。為助力選派干部在基層能干事、會干事,該市不斷優化制度設計,創新完善“政策精準解答、良策廣泛征答、產業發展競答”三項機制,有力推動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人手一本政策白皮書
“戴書記,沒想到油菜種植補貼這么高。”
春節過后,青陽縣木鎮鎮雙云村村民章光來犯了難,他還沒想好是種植水稻還是油菜。駐村第一書記戴章林拿著一本政策白皮書告訴他,種油菜可以每畝補貼150元。現在,章光來家的100畝油菜花開得正旺,他盤算了一下,每畝凈收益可達500元。
戴章林手中的白皮書是一本涉農政策精編。為解決政策供給和基層需求信息不對稱問題,池州市建立了一套“基層有需求、部門來服務”政策精準解答機制,收集23家市直單位99個涉農政策文件,編制涉農政策白皮書,讓選派干部邊學邊用、隨用隨查。同時,定期向選派干部發布政策解答需求問卷,按照類別和輕重緩急進行梳理,由市選派辦將有關問題分流到有關職能部門,逐一回應,詳細解答。
“這本白皮書可以說是黨的政策的傳聲筒,鄉村振興工作的導航儀,為民辦事服務的大辭典,全市選派干部人手一本。”池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汪英介紹,結合白皮書的學習使用,池州市還定期組織涉農部門舉辦鄉村振興大講堂,現場解答疑問,讓強農惠農政策通過駐村工作隊精準滴灌到發展的要害處、關鍵時。目前池州市21個部門共解答相關政策問題304個。
板凳會開在家門口
“咱們村集體經濟還比較薄弱,今年有沒有新的產業項目?”“我們村小組前面的幾條溝渠也該修了。”“別的村都有文化健身廣場,咱村能不能也建一個?”
4月11日晚7點半,一場別開生面的板凳會在東至縣花園鄉雙河村老黨員江道先家中召開。群眾暢所欲言、踴躍提問,駐村工作隊員、村干部熱切回應、認真解答。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碰撞出發展思路,商討出解決辦法。
在池州,駐村工作隊將答好民生“考卷”納入任期工作規劃、年度工作計劃,通過板凳會、夜訪會等形式,收集群眾“微心愿”,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服務為民,建立起“群眾有所呼、干部有所應”的良策廣泛征答機制,征求群眾對民生工程、集體經濟發展等重點工作的訴求或良方妙計。目前,全市106支駐村工作隊共入戶走訪萬余次,收集意見建議776個,辦理民生實事660件。
產業項目打擂臺
“我們村利用集體閑置荒山,引進項目資金153萬元,3年內分批種植油茶512畝。現在雖還在掛果期,但種植、維護等用工需求,已經帶動10戶脫貧戶就業,戶均年增收4000元。待油茶盛果期后,將為村集體年創收20萬元以上……請各位評委支持我們村的參賽項目。”日前,在池州市舉辦的第5屆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大賽現場,貴池區梅龍街道新龍村第一書記趙勝千詳細介紹了本村油茶產業。
鄉村要振興,產業要先行。池州市以賽促干,通過舉辦擂臺賽、調研報告評選等方式,為選派干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搭建競賽平臺,建立起“市選派辦出題、第一書記答卷”的產業發展競答機制。目前,該市已連續5年舉辦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大賽,明確由駐村第一書記或村黨組織書記登臺競賽路演,介紹參賽項目的基本情況、產品優勢、市場前景、經濟效益和帶動增收等情況,最終評出一二三等獎項,分別給予5萬元至20萬元不等的獎金。5年來,共有67個選派村報名參賽,34名選派干部登臺參加決賽,累計獲得獎金2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