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高峰村曾是個經濟薄弱村。想發展產業,卻苦于資金不足。“去年,村子申請一筆60萬元的項目貸款,從準備材料到資金到賬,只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村黨委書記楊陳高興地告訴記者。
放貸高效率的背后,是鎮江市去年4月啟動的金融為農辦實事“金穗行動”。鎮江農商行世業支行行長徐莉告訴記者,為幫村里申請這筆貸款,她帶領團隊到村里對接了10多趟。“我們多次進村調查、梳理后,采取了信用貸的方式,而且是免息貸款,每年可為村里減免利息3萬元。”
為高峰村發放信用貸款,得益于鎮江市新型農村征信平臺。近年來,該市全面推進“整村授信”,為全市39萬戶建立信用檔案,為22.7萬戶授信245億元。拿著這筆貸款,高峰村用這筆錢租賃器械、平整土地、支付工資、購買優質稻種,村集體的水稻、小麥產量大大增加,去年年底一算賬,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80萬元,成功摘掉了經濟薄弱村的帽子。
讓金融機構俯下身子,把群眾渴求的資金“嫁進”村里來。鎮江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鞏海濱介紹,鎮江金融助農“金穗行動”成功帶動大量“真金白銀”匯聚農村。截至目前,該市涉農貸款余額達2603億元,同比增長13.1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54元,同比增長10.4%,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取得明顯成效。
在去年的基礎上,鎮江市今年又啟動了“金穗行動”2.0版,對金融助農“大禮包”進行了擴容,深度賦能鄉村振興。鎮江市金融辦負責人表示,升級版的金融助農“大禮包”,主要由三大塊組成:在農村金融基礎服務方面,以“五進五送”(即進企業、進合作社、進村組、進農戶、進田間,送金融政策、送金融產品、送金融服務、送金融知識、送金融人才)為主題,確保基礎金融服務進村入戶,延伸至農村最末端,實現所有行政村和涉農主體全覆蓋;在農村金融產品供給方面,開發更多適應“三農”需求的“定制”產品,讓鄉村振興的重點成為金融服務的熱點;在金融發展防風險方面,加快信用體系建設,讓“好信用”成為貸款的綠色“通行證”。
“我想買點化肥”“示范點能代繳水電費嗎”……在鎮江揚中市油坊鎮太平村普惠金融服務示范點門前,來辦業務的村民絡繹不絕。示范點負責人方美琴告訴記者,示范點是供銷社與建設銀行合作創辦的,不僅能提供取現、貸款等金融服務,還能讓村民買到很多生產、生活物資,真正把金融服務送到村頭巷口。而這樣的村級金融服務示范點,鎮江市共有767個。接下來,該市還將繼續擴大覆蓋面,加快建立以智能點、綜合點、支付點為代表的多層次服務點布局。
今年,鎮江市還將擴大“整村授信”范圍,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優化數據采集功能,做到“應采盡采、應錄盡錄”。同時,挖掘數據潛力,完善信用評價與共享機制,建立失信懲罰和守信激勵機制,促進農村地區信息、信用、信貸聯動。
最近,鎮江農商行世業支行金融服務小分隊又來到高峰村,推介擴容后的金融助農“大禮包”。這讓楊陳又心動了,打算這個月底再申請一筆貸款,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村莊“顏值”,發展鄉村旅游。“我們這環江親水,發展鄉村旅游得天獨厚,有了資金上的支持,‘農業+旅游’的路會越走越寬廣。” 楊陳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