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嘎查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眼界寬、路子對、效益好,讓我們嘗到了甜頭!”6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川井蘇木巴彥高勒嘎查青克洱光伏現代牧業專業合作社分紅大會上,牧民白玉泉領到了8000多元分紅。
頭雁領飛,群雁齊追。今年以來,巴彥淖爾市充分發揮嘎查村黨組織“紅色頭雁”的引領力,在農村牧區積極探索推行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模式,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牧民共同富裕注入新活力。
黨組織如何領辦合作社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當地干部剛開始時心里都沒有底。“去看看別人怎么做的,我們把經驗學回來。”烏拉特中旗組織部部長高云說。當地先后組織蘇木鄉鎮黨委書記和嘎查村黨支部書記分批到山東煙臺、貴州畢節等地,學習成功經驗,并邀請專家服務團隊定期開展實地指導,理清了思路,探索出“三帶二領”模式,即:黨委帶支部明確發展思路,黨支部帶黨員確定主導產業和經營模式,黨員帶群眾凝聚發展合力;鼓勵引導群眾加入合作社;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確保實現集體增收和群眾致富。合作社引領主導產業發展,做大做強。
黨組織走到集體經濟發展的“前臺”,分散資產得到重新整合,群眾利益、集體利益與合作社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支部開展工作有了抓手,群眾對集體有了信賴。目前,該市共有黨組織領辦合作社63個,吸引社員6245戶,入社資金1.66億元。預計到2022年底,該市7個旗縣區每個蘇木鄉鎮至少培育1個嘎查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集體經濟年均可增收10萬元以上,合作社社員的年回報率平均可達到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