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聚焦“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目標,用好用活“墩苗”實踐,先后選派4批次2100名選調生到村任職,在基層一線摔打歷練、淬火成金。
圍繞高質量發展大局,陜西著眼地方資源稟賦、發展特點和緊缺人才需求等,系統規劃選調生到村“墩苗”工作,有計劃地安排選調生到信訪矛盾突出、黨組織軟弱渙散、集體經濟薄弱、發展任務重、有利于發揮專長的村擔任村書記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對符合任職條件的,鼓勵按程序進入村“兩委”班子,為選調生積累經驗、增長才干搭建好鍛煉平臺。
在培養方面,陜西實施“四個導師”幫帶制,推行1名縣級領導、1名選調單位負責人、1名鄉鎮班子成員和1名村干部“四對一”結對幫帶模式,在思想上引導、業務上幫帶、生活上關心。強化“三類培訓”,依托陜西豐富的紅色資源開展入職教育和黨性鍛煉,通過中央黨校、農業農村部等組織的專題培訓班開展理論教育和政策輔導,結合崗前培訓和集中輪訓開展業務指導和案例教學,提升綜合素質。扎實開展國情調研,指導選調生第一年走遍全村農戶,高質量完成村情要素綜合情況報告,第二年聚焦中心任務開展領題調研,形成專題調研報告。注重一線鍛煉,讓選調生在鄉村振興主戰場、服務群眾最前沿經受鍛煉,參與村級治理、項目建設等急難險重工作。
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為選調生成才保駕護航。強化跟蹤考核。“一人一策”建立選調生信息庫和成長檔案,多元化開展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和到村任職期滿考核,探索“村黨組織書記+鎮黨委書記”雙重評價與村民民主測評相結合的考核模式,考準、考實選調生在村表現,并將考核結果作為選調生任職定級、選拔使用的重要參考。注重關心關愛。定期開展談心談話、座談交流,全面掌握選調生工作、生活和學習動態;開通問題反饋“直通車”,選調生遇到困難可直接向省委組織部反映,是合理訴求的,由組織幫助協調解決。